前不久出差去南方某城市,特意跟堂哥要了他儿子的电话,顺便去看看独自在外地闯荡的侄子。
他出生的时候我20岁,一晃他都将过22岁生日了。
头天深夜到达目的地,第二天中午侄子请假赶来住处见面。看着他瘦瘦的愣愣的样子,难免想起自己20出头的时候一个人在北京的日子。心里多少有点儿凄凉,就想把身上的现金都给他。可是转念想想,谁都是这么过来的,当下很多大学生研究生都找不到工作,他能有一份稳定的职业,有机会学习生存技能,已经算是很幸运了。
于是暗自打定主意,好好聊聊,交流心得体会提供工作经验,但是绝不给他留钱。
他的月工资1400,住在企业公寓里,两人一个房间,上下班有班车,因为是江南地区,吃饭经济实惠,早餐2元就可以吃的很好,午餐公司提供,每月自己不乱花钱的话,竟然多少还能存一点。这孩子倒是不贪图享受,比较节俭,也不再跟父母奶奶要钱。
能做到量入为出、自给自足,就是成人的标志。
他最大的困惑不在于物质条件的贫乏,而是未来在哪里?今后怎么发展自我?如何确立自己的社会价值?也许很多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都可以忍受暂时的生活艰苦,他们都和我的侄子一样懂得孝敬父母,知道自强自立,不作啃老族,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赢得一个生存空间和一种基本体面的生活,还想着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来回报父母。可是,现实残酷,他们往往苦恼于眼前一片黑暗,看不到方向和希望,不知道该坚持什么,怎么坚持。
我侄子问:叔叔,我应该怎么定位自己呢?将来怎么发展呢?
话听着挺空,可确实就是他的心声。也许还有一定的代表性。
“你想干什么?觉得自己适合干什么?别人,同事,领导,上级,会认可你自己的选择吗?”这是我反问的第一个问题。
然后我问了他一系列有关他自己想干的工作的问题。基本上,他对自己的目标没有多少了解,更谈不上技能。这就是年轻人自身的问题了——没有手艺,谈何立足?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个普通草民家庭的孩子,都是从“蚁族”一员过来的。都曾经迷茫困惑,艰苦打拼,因为我们没有特权背后支撑,没有金光大道铺好了红地毯在前头等著。所以,“蚁族”必须有生存的本领。
我没有给他“痛说革命家史”,回忆自己当年如何如何,而是跟他说起了我在所谓的领导和上级的位置上,是如何看待我手下的年轻人的:
首先,一个年轻人是不是踏实,有责任感,能把一件事情交给他,对于老同志们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其次,哪怕你业务上有些困难,凭一己之力解决不了问题完成不了任务,但是你很认真很努力,而且最关键的是你该开口求教求助的时候,可以把问题说的很明白,让人一听就知道你已经自己摸索思考过了,确实遇到绕不过去的障碍了,确实是工作能力的问题了,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嘲笑你看扁你,反而会因为你问题找的准而看高你,会乐于帮助你,指引你。因为你年轻。正确的学习和工作方法是最重要的,谁也不是天生什么都会。
第三,大忌是闷声闷头自己瞎搞,不肯求教于上级或者“老人”,结果不是耽误了工作进度就是关键时刻拿出来的是一颗定时炸弹,炸伤的首先是自己。别人还得返工重来,甚至还要有额外的损失,这样的事情一次两次之后,你就该考虑换地方了。
踏实,好学,善学,学习时有清晰的思路,能在别人的辅导帮助下迅速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独自完成一些任务了,哪怕是简单初级的工作,基本上你就在这个单位立住了。
从这样的起点开始,假如你不是特别笨的话,就该知道怎样继续发展了。能承担任务值得信任,你就开始有价值了。
离开学校踏上社会,无非是开始新的一轮学习,这里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因为,校园里传授的东西,鲜有可以拿来直接用到工作中的。必须经过自己的实践改造,才能加以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