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个姑娘的页面曾经严重打击了我。
side a:
“密西根州立大学荣誉学院和商学院毕业,成绩优 异,获得亚瑟罗南奖学金,cfa全额奖学金。在美国留学期间,创立中美风险投资与创业创新学会。曾任厨师,推销员,讲师,美国学生辅导员,专栏作家,创业者,美国最大的年鉴发行社西达罗格公司的商业总经理,霍尼韦尔公司的财务分析师等。大二时创业美国施麦图书有限公司,3个月还清贷款,7个月达到300%的回报率,12个月成功卖掉公司。大三时创业美国益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用教育的力量点燃梦想。创业故事被state news, spotlight michigan, ing magazine, 和entrepreneur world 等多家中美媒体,及30余家美国电台报导。即将把创业团队拉回中国,在各大城市开展培训计画。”
side b:
“国中一个非典假期把北师大中文系的阅读书单全部读完;
会做印尼菜和阿尔巴尼亚菜;
在阿尔卑斯雪山极限跳伞;
在美国的短短3年,从不会骑脚踏车,到自己赚钱买了第一辆雪佛兰,和朋友们开车穿越美国;
从一份空空的中式简历,到面试几十上百次,得到数十个职位,开始授课给几百人讲解事业起步;
商学院的管理课程上,美国大叔举手说,我在华尔街日报上读过这个case,她举手说,这个事情就发生在我自己的企业里,我是这样处理的,结果是什么,我学会了什么”;
余音,
89年生,还在上大学。
二
去年年底的时候,在校内看见一个转载颇火的帖子,叫“我想飞遍全美国,听你们讲故事”,是一个电影专业大三的学生,要拍一部关于留学生的纪录片。
“这部片子想讲的是年轻人心中的梦和脚下的路。在旧金山,在洛杉矶,在纽约,在密西根,我无数次听朋友们述说他们最远大的梦想,和正在经历的挣扎。他们或许可以拿a,也可以”融入“,甚至在看得见的未来可以顺理成章地进投行,三五年赚回学费。可是他们要么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要么正在做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当时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心里隐隐地抽了一下,于是记住了名字:刘海南。
之 后的某天晚上,机缘巧合一个电话打过来,哥们彼时正苦逼地蹲在街头,采访被拒,夜凉,车来车往。然后开始山南海北地聊,听他讲是如何从国内的一个外语专业 毅然决然地转去洛杉矶学电影。此后又陆续打过几个电话聊这纪录片,此人牛逼之处在于不论什么身体和精神状态,只要聊起这部纪录片就立马开挂,体内窜动着滚 滚的鸡血神采奕奕地讲好几个小时。于是我对着那个月的电话费不禁尼玛男默女泪。
春假的时候海南来了纽约,第一眼看到本尊,一米八多很大的一 坨,但是我脑子里却冒出来一个特别坑爹的词,赤子,纵然丫挂著一脸ws无比的笑容。先前以为拍这片子是个肥差,攥著20张机票想飞哪儿飞哪儿,到哪儿都有 人请吃饭,还都是揣著一肚子故事的牛逼闪闪的人。这倒都是不假,可是背后也真苦。费劲心思勾搭上的访谈对象一来一回聊著聊着眼看就上钩了突然再也不回复 了,想拍的活动进不去,采访过后被无情痛批,计画冲突,大冬天各种睡地板,随身带各种药瓶子,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海南说,他做这个事情不算有经验,毕竟 学电影还不到两年,但是首先,他有一个牛逼闪闪的搭档,老纪,广院科班出身,专业拍摄剪辑经验无数,一个合成课的大作业拿出去直接获得米国的acm siggraph大奖以及神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最佳数字合成短片,tough无比,刷夜工作到6点后立马跳上车继续开一天车。而且据说已经在和朋友在筹划 成立自己的电影工作室了。
第二,他做了周全详细的计画和考虑。当时我一口奶茶送下满嘴的甜点,顿了顿,问,怎么著算是周全详细呢。哥们一声不响地打开电脑,右键了一下那个叫“留学纪录片”的资料夹,慢条斯理地说,都是我写的,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