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因为要适应世俗的眼光,
也会因为要跟上社会的脚步,
慢慢调整自己的样子,
磨掉自己的尖角逐渐圆滑,
学会说话不说真话,拐著弯说话,
不敢再用纯粹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
深怕因此被欺骗,或被背叛。
我们就成了小时候不喜欢的那种人,
说话总说三分,待人处事越来越圆滑世故,
逐渐失去了自己对生活的热情与目标。
让我们渐渐丧失自我的呢?
如何从心理学角度理解自我迷失呢?
对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两点思考。
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人际交往中的一些规律:
为了满足安全、支持、归属感等心理需要,
我们都会想要融入群体当中,
这个群体可能是你朝夕相处的三五个朋友,
也可能是你周围的街坊邻居。
总之,
我们谁都不想被视作格格不入的人,
被排斥在群体之外。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很多社会支持与人际温暖,
减少了孤独感的产生,但是也会使我们变得越来越没有个性,
发生「从众现象」。
什么是从众现象?
心理学上认为,
从众现像以及从众心理指的是我们的行为、态度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受到群体的支配。
例如,在一个积极的环境中,
你也会变得积极主动,
而在一个相对慵懒的环境中,
你也会养成懈怠的习惯。
可见,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当你处于一个慵懒的环境中时,
你很可能也会变得浑浑噩噩,一步一步的丧失自我。
二、习得性无助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
“习得性无助”最开始起源于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
研究人员让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狗接受轻度电击。
当铃声一响,狗就会被电击。
渐渐的,
狗意识到挣扎是没有用的,
便放弃了挣扎。
当实验者将狗笼子的门打开后,
狗也无动于衷,仍然选择接受电击,
因为这个阶段,狗对电击产生了习得性无助。
这个实验启发了我们,
经常受到挫败的人往往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
最终放弃努力,
彻底放弃对自己命运的掌控。
因为当面对失败时,
我们的自我效能感会降低,
觉得自己无法胜任这件事,
也就不去做进一步的努力了。
这种受挫心态在生活中也很常见,
例如,当你某次考试失败,
你会说自己不擅长学习,
当这个不胜任感根深蒂固于你的脑海中时,
你也就不愿意花更多的经历去投入学习。
你的投入少了,
自然也就少了很多感受到学业成功的可能性,
从而让你在这个领域彻底的丧失胜任感。
从众与习得性无助,
都会让我们渐渐放弃自己曾有的追求,
也会慢慢地丧失自我,
变成一位每天浑浑噩噩、缺乏热情,
自己曾经最讨厌最不喜欢的人。
想要克服这种心理效应的影响,
一定要更坚定的做自己,
切勿因为偶然的失败而全面否定自己。
但要找回初衷,就必须不断练习,
一起加油吧!别被这世界魔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