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三国故事,看三国演义,算是对历史的启蒙。
然后虽然表面上是平静的,但是内心还是疯狂的,因为那个时候还在上小学,三国演义早已读完了,自认为自己的三国水平以及其他朝代历史水平要高出同龄人一大截!(当然,当时也确实如此),自古有言:少年人就应该鲜衣怒马仗剑江湖,所谓人不轻狂枉少年。好像貌似少年就应该锋芒毕露。
因为少年人,就觉得应该恃才傲物,就应该放荡不羁,感觉这个好像就是有才的一种标志。而不懂所谓的“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早晚都会被看出来”这个道理。然后往往也就会喜欢一些既看上去好有才的人物,而这个人又往往的狂傲不羁。三国中有哪个人是这样的人呢?至少祢衡肯定是!
祢衡这个人无论是看过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的人,应该都比较了解,这个人首先很有才气,善写文章。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与弘农杨修对祢衡很是推崇,认为他是当世大才,祢衡从此名满天下。
孔融也多次在曹操面前称赞祢衡的才能。曹操瞬间化身祢衡粉,几次三番召见祢衡,祢衡这个人恃才傲物,看不起人,全天下他能瞧得上眼的人估计也就一指之数,多次拒绝后,曹操最终还是见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偶像。没想到刚见面,祢衡就开始跟曹操对着干,甚至于羞辱,辱骂曹操,多次让曹操很下不来台。曹操总不能留一个成天骂自己的人留在身边,就把他送给了荆州刘表。刘表这个人开始对他也挺不错,礼遇有加,祢衡也帮了刘表不少忙,刘表不久也化身祢衡粉,可是没过几天,祢衡不知道哪根筋又犯了,又开始骂刘表,祢衡天下名士,刘表又不能把他怎么样,就继续送人,结果送给了江夏黄祖。黄祖虽然是个粗人,不过也对祢衡不错,祢衡开始对黄祖也很好。没好两天,又开始骂黄祖,黄祖忍无可忍,就把祢衡杀了!
历史上对于祢衡之死向来众说纷纭,更多的人为祢衡的死感觉痛惜,而导致祢衡之死的最大原因是什么呢?答案是性格!
所谓性格决定着命运,因为祢衡的性格缺陷,所以导致了祢衡的悲剧发生!那么试问,祢衡这个人有这么大的才能,为什么会犯这种低阶的错误呢?祢衡不是人才么?祢衡不是当世大才么?这一切又是什么原因呢?
现在,我们把话题回到题目上面,人当才华洋溢之后,应该怎么做?我卖个关子,我先给大家做个比喻,我们把一个人比做一个杯子,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个杯子,而个人的知识能力才华,我们比做是水,当把水(知识才华)倒满杯子,水就会溢位来,这其实也就起到了才华“洋溢”的效果!那么咱们再回到问题上面,当杯子里面的水往外溢了出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肯定是想办法扩大杯子的容积啊!那到时候,如果你还想盛下更多的水,你就需要换一个容器,比如盆,水桶,缸,等等,当缸也盛不下的时候,就需要用池子,江河湖海来盛等等,继续回到问题上,当一个人才华洋溢了怎么办?答案是韬光养晦!将自己从一个杯子慢慢变成盆,水桶,缸或者江河湖海等等……只要你想容纳更多的才华,你就一定要拓宽自己的心胸!来容纳更多的知识与才华。
但是事实呢?你们觉得假使祢衡不被杀,就算他的才能得到充足发挥,他的历史成就能比的过荀彧陈群之流吗?但是在祢衡眼里,自己是高出这些人一大截的。他不知道,即使自己才华洋溢,自己不过是一个池子,而荀彧陈群早已为自己化身江海而努力的韬光养晦呢。
而看看祢衡这些所谓的朋友们,比如孔融与杨修,孔融在曹操官渡之战前夕,在曹操的地盘上帮袁绍各种拉选票!在看人的眼光上,比起荀攸与十胜十败论的郭嘉,这要是买股票,得赔个精光!杨修呢?
小聪明挺多,在选曹操继承人的问题上(曹丕与曹植),同样在眼光上和毒士贾诩比起来,也不是一个级别的!
综合起来看,祢衡的才华与脾气都是不加掩饰的,孔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将自己的祖上囤积的礼法礼仪,长辈有序也抛之于外(对着长辈冷嘲热讽按照儒家理论是不对的,这里主要是因为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是赞成孔融这样的才会记载下来,个人也是比较赞成,但是这未免有点锋芒毕露。而孔融其实也是出了名的儒家的“叛逆”,这个可以从他教育孩子方面看出来)杨修又是出了名的“聪明绝顶”,聪明的让曹操自愧不如,聪明的多次让曹操为此不高兴,聪明的因多次猜透曹操的心思而被曹操憎恨!
老子说“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当一个人才华洋溢之后,要记得韬光养晦哦。
原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