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和孩子说这句话,等你老了,孩子就会遗弃你!

经常和孩子说这句话,等你老了,孩子就会遗弃你! 1
0
(0)

“你再调皮,妈妈就不要你了!”这是很多家长在教育不懂事的孩子时经常说的一句话,甚至有的家长还故意藏起来,直到孩子停止了某种行为后,妈妈才出现在孩子面前。然而,这个被很多家长惯用的招数,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伤害,甚至不亚于对孩子体罚。

下面说说我的经验!!

我儿子小尾巴16个月大之前都是我婆婆帮忙带的,我要上班,最近我发现一件事—-当我儿子找我的时候,我婆婆总会说:”去找你妈妈吧(或者去跟你妈妈好吧),(你不要过来了)奶奶不要你了…”这类的话…我儿子听后就会哭,然后死抱着她不放,怎么说我听着也是不舒服的.而且就心理学来说,这也是不好的.对于这类的话我在网上查了下,都说对宝宝心理会造成伤害,使得宝宝没有安全感…

我个人认为,这类话,偶尔说说没什么,说的多了,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影射—-“要是他怎么做了,大人就会怎么对他”。

当然有的时候我也因为生气会说这句话!

某天给尾巴喂饭软磨硬泡很久他都不吃几口,我终于放弃,随他,结果没多久他跑来问我:妈妈你不要生气,妈妈你还爱我吗?看着他稚嫩的笑脸我怎忍心说,我不爱你呢。于是我对他说“妈妈当然爱你啦,你为什么会觉得妈妈不爱你呢?”

“因为我不吃饭啊”很明显是以前我们做家长的总是以“你不吃饭我就不爱你”了的理由来威胁他。他小小的心里已经深深的记住这点了,所以才会这样害怕来问我。

为了让他安心我俯下身拉着他的小手看着他说:妈妈会永远爱你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不吃饭妈妈只会有点难过,因为尾巴不吃饭容易长不高,长不高就不能保护妈妈了。

尾巴听了调皮地做着鬼脸“啊啊啊,我不吃饭你还爱我啊?噢噢噢”明显他开心很多。

今天中午看了中央二套《等着我》的节目,感触颇深。一位父亲迷恋赌博,在他孩子6岁的时候,赌输回来的父亲看到儿子不好好吃饭,就生气的训斥孩子,并且恶狠狠地说:“我不要你了,你走吧!”,还把孩子多次从房间里赶出门外。。。第二天,粗心的父亲发现儿子外出后一天没有回家,全家人到处找,这一找就是5年。父亲戒掉了赌博的恶习,在街头贴满了孩子满的照片,他期待儿子的重新出现,可是至今没有孩子的下落。

在大街上也常常听到家长对着孩子说,再闹我就不要你了,再哭就扔了。
孩子有马上就不哭了的,也有就是哭闹更严重的。
而我在外人面前从来对尾巴没说过这样的话,因为我发觉尾巴很没安全感。

记得有几次上幼儿园的时候送到幼儿园,尾巴总是问我:“妈妈,你晚上会来接我吗?”
那段时间晚上有几次是婆婆去接的,我以为儿子是跟我撒娇,总是说会啊。
偶尔是婆婆来接,我就回答,嗯,今天不来,看到儿子一脸的紧张,我就会说奶奶会来哦。

那时候尾巴就松了口气一样的,弄得我莫名其妙。

后来持续了几天,我就想问问老师怎么回事。

结果我很庆幸我问了这个问题,原来尾巴隔壁班的小朋友,父母有几天在吵架。
牵连到了孩子,两人都生气,女的回了娘家。结果对方都以为对方会去接孩子,结果没去。

园里的老师怎么都联系不到,孩子以为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闹得很厉害。
第二天通过其他方式终于联系到了父母。唉,后来你也知道了。

别的小孩子我不知道。尾巴是往心里去了,小小的心灵变得那几天十分的没安全感。

其实以前看育儿书的时候就说,其实孩子的安全感完全是来自自己的养育者。
而父母双方在吵架在玩笑的或者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或多或少对孩子的安全感有所影响。
孩子会变得特别依赖某样东西,比如很喜欢出门就抱着一个娃娃,而且只喜欢那一个。

其实作为孩子家长并不是真的要抛弃孩子,只是想通过骗孩子来达到让他听话的目的。但是,对于不懂事的孩子来讲,是无法区分妈妈的表面行为与内在动机的。两岁左右的幼儿,对别人情绪的理解很有限,他们往往通过别人的面部表情、外部行为去认知别人的情绪,而对成人一些复杂的内心体验难以理解,他们会把爸爸妈妈的离开,当成是真的离开。

因此,尾巴妈妈建议,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也要在保证孩子安全感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将得不偿失。

原文出处:

觉得如何?

评分一下!

平均评分 0 / 5. 人数 0

未有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