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国最后一个大清爱新觉罗氏聚居村落,住的都是皇室后裔,他们世代只需做「这件事」!

这里是中国最后一个大清爱新觉罗氏聚居村落,住的都是皇室后裔,他们世代只需做「这件事」! 1
0
(0)

417年前,有一群特殊的人来到了中国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的启运山下,当时清王朝主陵的永陵正准备建造陵寝建筑群,显然这些人就是守陵人,人数多时可达到3000余人,渐渐的这边也就有了一个专属守陵人的村庄。

但是直到100年前,这些守陵人的后裔陆续进了城,他们这种专职机构也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村庄里的人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也越来越少人知道历史上这里曾是守陵人的村庄。

曾有电视台做了一个关于这些历史上的守陵人的专栏节目,记者前往永陵镇做调查。记者有幸找到一名守陵人的后裔赵德新,老人称:「在我们小时候爷爷会给我们讲我们家族史上的守陵的故事,我们还有一本族谱,上面清晰地记载着当年的事情。」说著,他去里屋拿出了一个底座雕刻着精美莲花的木头匣子,又从里面拿出了他家的族谱。

他娴熟地翻到其中一页,又开始记忆的长河:”我们家族守陵就要从七世祖班布里,也就是努尔哈赤的伯父那一辈说起了…”永陵镇的文物管理所所长说:”别以为清王朝的守陵人与现在的守陵人一样,只是简单地看护陵寝,他们的工作有一套完备的机构体系,纷繁复杂,就好像一个小社会——清政府为皇陵分别设立了盛京三陵总管衙门、内务府衙门、关防衙门、礼部衙门、户部衙门、工部衙门、兵部衙门、刑部衙门共八个部门,他们主要负责对永陵的保护、修葺和祭典。」

除此之外,守陵人最主要的任务是祭典和接待皇帝,其中祭典还包括有大祭和小祭:大祭主要安排在清明、七月十五、冬至和岁暮共4次,小祭安排在每月初一和十五共24次。关于大祭和小祭,赵德新也提到,每次举行大祭都要杀一头牛、一只羊和一头猪作为祭品。

其实,除了猪牛羊这三个主要的祭品,大祭还需要很多其他的东西:为了保证祭祀祭品的随时供应,清政府对守陵人进行了相当细致的分工,养猪牛羊、酿酒,制糖、做酱、磨粉、养鹰、养鸟等工作皆有岗位,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守陵人通常一辈子只干一个「工种」。

那个时代,守陵人就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因为清政府会给每户守陵人家庭分一处小院,小院以三分三为基准即三乘三的面积,「一亩三分地」的说法就是来源于此。虽然自1911年辛亥革命后,守陵人随着清王朝淡出了历史舞台,但大多数永陵的守陵人多数还是选择继续留下来。

如今在新宾县的上夹河腰站村和胜利村,70%的人口都属于守陵人后裔,这里也是中国唯一一处遗留下来的爱新觉罗氏聚居的村落。几百年的岁月变迁,爱新觉罗氏的守陵人也逐渐被汉化,他们的后代同当地人无异,对于祖上守陵的历史了解甚微,他们也多是选择背井离乡并在城市定居。

过去那些守陵人的专职工作如初一、十五小祭,清明、七月十五、冬至、岁暮大祭,这些曾世代流传的礼仪和习俗也正在消亡。那些还知道一些家族历史的守陵人后裔,希望能够恢复这些宝贵的习俗,他们每到清明会祭祀自己的嫡系祖先,他们认为:祭祀祖先的礼仪和习俗不应该被忘记,毕竟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或是觉得实用或有趣的话,请分享给更多人看看吧!

觉得如何?

评分一下!

平均评分 0 / 5. 人数 0

未有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