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美国哲学家梭罗,
曾经自己在瓦尔登湖畔独居两年,
后来有人问他,
自己一个人隐居,
一定非常孤独吧
但他自己倒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独处使人身心健康,
独处也不能以
人与人的空间距离来度量”
其实人往往就会误解了
“独处”和“孤独”的界限,
往往把独处与孤立无援、
寂寞无助的状态混为一谈…
脾气好?人缘不错?
对人热情,对事热情?
一度时期,
我们热炒情商,
将所谓的情商,
简单归结到这人会不会来事?
而所谓的会来事,
就是随机应变能力强,
场面上能应付自如,
私底下有人缘
还有就是会说话
这里的会说话,
可不是我们日常中的说话,
而是头脑机灵,嘴巴玲珑,
不但能对主要人物投其所好,
还能顾及到方方面面
一个场子,
一个也不慢待,
一个也不冷落
就是一张巧嘴,
八面使劲
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
这在很多人眼里,
是有出息,是有前途…
后来情商不论了,
又开始讲混圈子
好像一夜之间,
圈子成了我们生活的重心
谁要是混不上几个圈子,
那简直就是低能儿
不但表明自己现在不行,
而且也标识著
这人绝不会有什么好未来
圈子就是人脉,
就是一个借力场
我们在俗世里挣扎,奋斗,
没几个朋友真的不行
出门办事,没几条关系
也真的会让简单的事情
办起来变复杂
这社会本就是个人情文化,
但现在众人所强调的圈子,
似乎又跟我们之前强调的人情,
人脉不大一样
它由过于建立在亲情友情上的人脉,
变成了建立
大家都有利可图的共同团体
我们太过于讲究集体
不管是以前的人脉
还是现在的圈子热,
虽然它的形式高级一点,
但里面玩的,
真的一点不高级
一个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才愿意加入到一个群体中去,
并投入相当高的热情与积极性?
就是力量不怎么强大的时候
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
就是一部群居史
早期因为生产力的低下,
人类无法单独征服自然,
无法获得生存的物质,
必须合成群
以族或以部落方式
来寻求活下去的路…
但是到了今天,
人类已经不需要再以部落的方式来生存,
为什么还有太多的人热衷于
建立一个微型部落呢?
一是知道自己力量过小,
想借助别人力量
另外一点,
怕就是我们的习惯性情感寄托
人需要一个情感倾诉或情感依赖
比如有人必须得有一个单位,
有人得有一个组织,
对于找不到组织或没有单位的人,
就想混进一个圈子
他们在这里找到知音,
找到心灵共鸣处,
然后合成一个庞大的群体
我个人力量不行,
难道我以这个群体的力量
来对抗你还不行吗?
合群,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性格好
人在本质上,
其实是非常孤独的…
人活着,
必须享受到孤独之美但太多的人,
将孤独渲染到可怕的程度
也有太多的人,
压根就承受不了孤独
承受不了孤独,
就没法产生非常个性化的思考,
进而也就少了价值的思想
也就少了有个性的生活
于是乎,我们看到的人,
就是一群人,
而非一个个有特色的人
大家活得一模一样
如果再学广场舞那样,
统一起服装,统一起发型,
瞧,我们就看不到人了,
只看到一个群…
真正有价值的人,
大多都不合群真正有价值的人,
其实是反群的,
因为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
首先来自于对群体认同的观念的怀疑
敢独处的人,
比刻意合群的人要更“可怕”
人生最好的境界就是丰富的安静,
盲目从众的人慢慢磨平自己的棱角,
迷失自己的思想
最聪明的人,
既能独处丰富自己,
又能安顿好自己的时光,
丰富自己的生活
希望这样的状态,
你也能轻松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