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始终抗拒不了的2大著名心理效应,还被常用在生活上

人类始终抗拒不了的2大著名心理效应,还被常用在生活上 1
0
(0)

前几年柯文哲也有使用过下面要讲的霍桑效应,
当时是因为台北的窃盗案多,所以就想说利用管理学的霍桑效应,
一旦公布了常发生的窃盗案地点之后,就会自然的减低,
改善治安。

如果都一直说没问题,那为什么之前都没解决呢?

毕竟失窃地点被公开了,警察局就会想办法改善了。

不过网友却说:
「可是窃盗根本抓不完,而且小偷真有那么多吗?
好像都是同一些人,警察抓到了一到警局就有人到场关说又放了!
关说的人也要公布一一作表公布是那些人要警察放人的。」
「有这样的市长说那里小偷多,是丢脸的事,
如果是我,法律在台北要独立,在台北市犯罪要给犯人吃不完扛着走,
给他们不敢在台北犯罪市长亲自判刑枪毙交通违规,
罚钱还有扫马路,处罚喜欢打架把他的手打断,
每天多怕被杀真辛苦,烂政府请走入历史吧」

今天要来讲的有两种,一个当然就是霍桑效应,
另一个是习得性无助。

1.霍桑效应(Hawthorneeffect)

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
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

实验的第一阶段是从1924年11月开始的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益的关系,设为实验组和控制组。
结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实验组产量都上升,而且照明度不变的控制组产量也增加。

另外,有试验了工资报酬、工间休息时间、每日工作长度和每周工作天数等因素,也看不出这些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益有何直接影响。

第二阶段的试验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领导的,着重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被实验者在精神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参加试验的工人被置于专门的实验室并由研究人员领导,其社会状况发生了变化,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参与试验的感觉,觉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从而使工人从社会角度方面被激励,促进产量上升。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当同学或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学习和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同学和老师所接受和赞赏的,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才可能让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充满自信!

2.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效应最早有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后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
简单地说,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

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力逃离。
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
也就是说,它们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

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

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

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觉得如何?

评分一下!

平均评分 0 / 5. 人数 0

未有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