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国《卫报》援引非政府国际救援组织乐施会(Oxfam)的报告称,印度尼西亚最富有的四大家族掌握了超过250亿美元的总财富,其规模相当于印尼2.5亿人口中40%贫穷者的财产总和。
而据华商韬略掌握的资料,印尼这最富有的四大家族全部为华人家族。其中,排位第一的大财团,是和中国联系颇为紧密、已经在中国投资长达25年的黄奕聪家族。
关注华商韬略微信公众号,回复【印尼富豪】,阅读印尼四大华人财团的故事。
黄奕聪曾经长期「把持」著印尼首富的位子,2016年,在《环球亚洲》印尼十大富豪排行榜上,他依然以105亿美元的身家位居第三。
黄奕聪生于1923年,祖籍福建泉州,7岁随母亲到印尼苏拉威西与在那里打拼的父亲团聚。1942年日本占领印尼后,还在读高中的黄奕聪被迫辍学,通过走街串巷地倒卖糖果、面包等开始做生意。
时局动荡,食品和日用品奇缺,黄奕聪起早贪黑地把生意做好做大,他先后自办杂货店、面包饼干作坊,收购椰子加工椰干,不到10年就在当地小有名气。
1960年,已有不少积累的黄奕聪移居雅加达,创办了「金光公司」(C.V.SinarMas)。取名金光是因为在他看来——「闪闪发光的金子是最有价值的。」
1967年,印尼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颁布了多项法令推动经济发展。黄奕聪敏锐地意识到做大事的机会来了,并加快了生意的扩张。
食用油及油棕榈种植是黄奕聪成为大企业家的第一个核心业务。此前,华商韬略曾采访黄奕聪六子黄荣年,其掌管的家族内的农业资源产业链,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产业链,仅印尼油棕榈种植面积就相当于8个新加坡。
但黄奕聪一生最大的成就却是在造纸工业获得世界领先的地位。
1977年,通过食用油生意积累到资本的黄奕聪进入到纸浆生产及造纸领域,到1990年,其旗下的造纸工业已在印尼首屈一指,并推动造纸成为印尼的一大产业。
相比其他印尼财团,黄奕聪与中国的联系更为紧密。
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时曾接见黄奕聪,建议他将孩子们送到中国学习,他的长子黄志源、次子黄鸿年因此在中国度过了人生最关键的成长岁月。改革开放后,他又凭借对中国的熟悉,在中国大举投资,并开创出一个个宏伟的事业。
至今,黄奕聪都是在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印尼华人企业家。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后,他就前往中国投资,并派长子、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的黄志源亲自坐阵,在中国投资了大型造纸企业——APP(中国)。
内容未完结,请点击“第2页”继续浏览。
到2014年底,APP(中国)已拥有总资产约1,471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中国最大的造纸企业、中国最大的工业造纸企业等20多家全资或控股的浆纸企业,遍布国内各地,并拥有金东「太空梭」、「唯洁雅」、「清风」等著名品牌。
依托中国市场,金光还成为唯一跻身世界纸业十强的华人企业。
除了纸业,金光也将食品、食用油、地产、金融等业务引入中国,如开发了金光外滩中心(上海威斯汀酒店),北外滩新地标「金光中心」等项目,设立了宁波国际商业银行。
如今,金光集团在全球拥有400多家法人公司,投资范围远及亚洲、北美、欧洲、澳洲等地,在全球拥有员工超过38万人,超过400亿美元年营收,资产总额超过300多亿美元。其核心业务包括食品及粮油等农业资源产业链、制浆造纸、房地产、金融、电信以及环保再生能源的开发六大核心产业,为印尼最大企业集团。
总结金光集团的成功,这六大因素不可或缺:
第一,立足印尼的资源优势,经营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的大产业;
善用专业人员与现代科技;
第三,把利润拿来持续投资,「如果获得10块利润,我只用5角,其他9元5都要再投资」;
第四,遵纪守法;
勤奋工作、精心经营。黄奕聪一再强调:「人们获得成功的最基本要素是努力勤奋工作。成功70%靠努力工作,30%靠运气和机遇。」
第六,也是黄奕聪最强调的是,公正,讲信用,从不失信。
▲图:华商韬略毕亚军先生(左)采访黄鸿年先生(右)时合影
「公正,努力维护商业伙伴的良好关系;保持良好的信用,从不失信于人,我一次都未曾失过信用或毁约。」此后,在华商韬略采访黄奕聪的次子黄鸿年时,其谈到父亲时,首要强调的,也是这一点。
如今,时年已经94岁的黄奕聪,早已将集团交给子女们经营。几位子女们分别在新加坡、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及印尼本国接受过教育,由此黄奕聪家族也建立了家族「联合国」,并打开了现在金光世界性经营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