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的五大誤區

大學生創業的五大誤區 1
0
(0)

著名的it人士、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為急於創業的應屆大學畢業生“支招”,建議年輕人在創業過程中避免五種急功近利的誤區。

李開復說,五大誤區中首當其衝的是簡單地以為“一畢業,就應該創業”。他說,大量經驗和實證案例表明,“一畢業,就創業”往往失敗率更高。更恰當的方法是,畢業後首先加入一個創業團隊,從團隊中學習創業經驗,逐步積累個人實力,在幾年後再正式創業。

他說,其餘的四大誤區中兩項與“錢”有關,分別是以為“創業即是上市”“創業即是贏得風險投資”。他以為這兩個誤區,都把創業過程中的融資手段當成了目的,是非常短視的行為,不利於創業者將新企業做大做強。

他分析,最後兩大誤區一是以為“創意即是創業”,二是以為“科技創新即是創業”。他說,時下一些大學畢業生往往以為自己手裡握著“點子”和“發明專利”,就是萬能的,結果一創業就敗下陣來。這大多是由於在創業過程中忽視了團隊合作和執行力,這兩種能力比“點子”更重要。他指出,“合作與執行”是目前國內大學應當著力培養的大學生就業和創業能力,建議設定相關課程。

一直以來,李開復對年輕人報以極大關注,被冠以“學生導師”的美名。與年輕人交流總是李開復人生舞台上樂此不彼的重要劇目,其中,如何成功創業是他與大學生之間經常對話的一個主題。2020年9月4日,當他公布離職並創辦創新工場時,更是直接表示希望和中國的年輕人一起,創造新的技術奇蹟,並願意充當“創業教練”的角色。

長期的溝通讓李開復清楚地看到大學生在創業時所面臨的困惑與障礙。近日,藉由中國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經驗交流會暨全球創業周峰會的平台,李開復直言,五大誤區導致中國大學生創業屢屢受挫,同時他也給出自己的忠告。

誤區一:一畢業就創業。

國內很多大學生尚未預備好,就過早出來“主導”創業,這導致大學生創業的失敗率很高。李開復表示,先參與創業,再主導創業,這對大學生而言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國內教育更關注專業發展,而忽視對於學生執行力、團隊經驗、市場研究等方面的培養。”他誇大,創業能力、創業教育是以上所有因素全方位的整合,而中國教育尚需走一段較長的路。

誤區二:創意即是創業。

針對國內很多大學生有了自己的創意卻不願意讓投資者知道的做法,李開復以為,“點子改變一切”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實在很少見。“點子不是最值錢的,假如讓投資者在‘創意’和‘創業人’之間選擇其一的話,肯定有更多投資者選擇後者。創業人身上包含了所謂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創業方向、人的性格、創業團隊以及執行力等。”

誤區三:創業即是上市。

“創業的目的不僅是為了上市和賺錢,更不是為了打倒競爭對手。年輕創業者要更有胸懷,打造正面的創業生態系統。”李開復提醒道,上市、賺錢等並非創業的最後目標,大學生創業者的最大理想應該是創造、完善行業產業鏈,用技術來造福用戶。“例如在網際網路行業,當網路用戶、內容生產商和廣告商都能夠分享你的技術,並達成收益和經驗上的共贏時,才算得上是成功。”

誤區四:對市場不夠重視。

將“創業”直接等同於“科技創業”,又將“科技創業”直接等同於“獲得專利”,是目前國內大學生創業者中一種較為多見的想法在李開復看來,創業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大學生創業者是否“知悉市場”,包括對市場的理解,對用戶的深刻洞悉力,以及對用戶利益的了解和尊重。

覺得如何?

評分一下!

平均評分 0 / 5. 人數 0

未有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