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點起床,7點40分到公司工作,中午回家,下午3點繼續在家工作,晚上10點睡覺。這樣的生活黃戊朴從2007年公司創辦到現在堅持了5年,他不是一位年富力強的小伙子,而是一位77歲的古稀老人,用他的話說:我的興趣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興趣。
黃戊朴在創業前有著特殊的人生經歷,他畢業於上海工業大學,是共產黨培育的第一批紅色大學生,工作後回響毛主席號召“積極投身到大三線經濟建設當中”,在四川的落後地區生活了20年。改革開放以後,他又成為了國內第一批合資企業長飛集團的創始人之一。
“如果不是黃老醉心於科學研究,他做上長飛的一把手也不成問題。”回憶起黃戊朴在長飛的日子,20年前的老部下,現在的合伙人李涌說。
1995年60歲的黃戊朴從長飛退休,退休的他並沒有選擇像其他老人一樣頤養天年,忙碌了一輩子,突然閒下來讓黃戊朴無所適從,“本以為退休後自由了,可沒想到後來自己給自己套了個緊箍咒”,黃戊朴口中的緊箍咒便是他對創新的追求。他的一生都在和自己較勁,不理會世俗的眼光。
雖然退休了,可他仍然心繫工作了幾十年的長飛。為了給公司做一個網站,黃戊朴從60歲開始自學電腦,當時cpu還是586,一台電腦要兩萬多,61歲時他開始接觸網際網路,從市場上買了個美國軟體就開始自己研究,長飛公司的第一個網站就出自黃戊朴之手。為了把公司生產光導纖維的工藝教材做成動態的,他就自學flash,到最後他的水平已經可以將玻璃纖維拉成絲的過程演示得像真的一樣。
黃戊朴說:“當學習成為一種樂趣時,就不會覺得累。”因為要跟康寧等很多國外的光纖公司談判,黃戊朴從50歲開始自學英語,那時候他每天早晨聽voiceofaustralia(澳大利亞之聲),到了單位在房間裡還要跟自己講2個小時,有很多同事不理解說:“傻子,都一大把年紀了,還學英語乾什麼。”但是他毫不理會。
那時的黃戊朴坐公交時也想著構思英語句子,每天學14個小時,談判時儘量講話,等到跟荷蘭和日本合作的一份可行性研究報告完成後,就可以寫文章了。基本上是第一年學會看檔案;第二年能說話;第三年給武漢的一些設計師們當翻譯。“當時就想著長飛需要跟國外合作,所以英語學起來就特別快。”黃戊朴說。
2000年的時候,黃戊朴曾去深圳創業,那一次他差點成功,當時他受邀和一個長飛光纖光纜廠的美國客戶去深圳,用微波等離子技術做二氧化矽,這是來自於長飛的技術靈感。這個項目很好,科技含量也很高,但是遇上了網際網路泡沫,股市一落千丈,由於資金不足項目最終夭折。閒不住的黃戊朴回到武漢後不但沒有受這次事件的影響而退縮,反而搞出了更大的動作。
那時候新技術層出不窮,尤其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領域更是出現了很多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這讓通信專業出身的黃戊朴心驚不已,於是60多歲的他做出了一個令人咋舌的決定:從零開始自學新能源知識,並創造出一項可用於量產的專利技術。黃戊朴50歲時自學的英語再次派上了用場,他通過瀏覽國外的技術類網站,下載麻省理工等大學的新能源研究報告,利用幾年的時間進行了一次跨領域的知識長征。“我掃描了全世界的新能源技術,發現自己手頭上的材料能啟動的項目,就只有做節能減排裝置。又想到中國龐大的汽車,發現即使有10個大廠同時做這種節能減排裝置都不夠用,當時我就覺得這個項目一定會成功。”
黃戊朴確定了創業方向便進入了艱苦的試驗階段,他用自己的積蓄買太陽能盤模子,在家裡的陽台上做實驗,模子轉得很快,那一刻他更確定了這個項目的可行性。但是,第一次實驗最終失敗了,發生了強烈的爆炸,後來的實驗越做越難,越做越複雜,投入也越多。這讓本就積蓄不多的黃戊朴變得捉襟見肘。“我當時就想,只要有錢就做,沒有就算了。但我會一直堅持,我總感覺節能減排需要我,研究這些東西又是一種樂趣,對我來說,這些就是生命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