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和他的汕頭老家

黃光裕和他的汕頭老家 1
0
(0)

汕頭潮陽區與市區隔江相對,不遠處就是入海口,看得見各式船隻繁忙地運輸作業。

雖然僅隔了條江,可是即使是在潮汕地區,黃光裕的老家——汕頭潮陽區也是被當做異類對待的,說起潮陽,潮汕地區人臉上很容易訕笑,說那裡是海盜的滋生地;是經營天才的誕生地,“在南洋做生意的潮汕人里,潮陽的占了一大半”。

潮陽人做生意:“資本遊戲玩耍得極其流暢,而且,他們總覺得錢可以搞定一切。”在潮州待了多年的張更義這么說,他也是《潮商》雜誌的主編,接觸了眾多的潮州商人。

祖居和教堂

曾化矛用一把漂亮的有包漿的古老瓷壺給我泡了杯功夫茶,這裡是潮陽銅盂鎮曾厝村,黃光裕數次對外界說起過他的老家。屋子裡收拾得乾淨,環屋的卻是烏黑的臭水溝,還有永遠散發著難聞的氣味的廢舊塑膠回收廠,曾厝至少有十餘家這樣的小工廠。

“能喝上這樣的水還是俊烈的功勞,他幫村里修建了個蓄水池,花了20多萬塊,可是村裡有些人還是總覺得他捐款少。”曾俊烈,是黃光裕曾經的名字,他父姓黃,母姓曾,父親屬於入贅母親家族。“入贅當然跟我們這邊姓。”曾化矛用再自然不過的語調說。

曾化矛的家在黃光裕家的南首,村裡有大面積的這種的“坐北朝南”的所謂“四點金”的民居,這種圍合起來的房屋排列非常齊整。

論起親屬關係來,曾化矛和黃光裕的母親曾嬋貞還有點表親關係,不過這也很正常,曾厝的500多村民大多姓曾。曾化矛對黃光裕的有所了解,與其說是因為親屬關係,不如說是鄉村里一個普通老者對同鄉村的成功者的好奇和驕傲所致。

1991年,曾俊烈22歲的時候,整個家庭改回了父姓,他變成了黃俊烈——現在他的身份證上還是這個名字。“‘光裕’是後來他在外面起的名字,據說是有高人指點,我們年紀大的人還是叫他俊烈。”

俊烈早幾年回家鄉的時候,村里人不太知道他已經成功到了那種地步,“還是俊烈俊烈地叫他,後來我們才知道,他就是報紙上登的中國首富黃光裕”。他回村雖然也坐著轎車,但是大家也不奇怪,“汕頭1990年就開始滿街跑賓士,大概5輛里就有一輛賓士,所以我們還真不知道他有那么富”。

黃光裕喜歡泡茶。“這是我們這裡的傳統,男人女人都能泡一手好功夫茶,有一年他回來祭祖,正好村里水庫進污水了,他二話沒說就出了幾十萬元,給村里修水利。”不過,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黃光裕並沒有在鄉村顯露他的富裕,“我們村里外出做生意的人非常多,而且各個城市都有,慢慢才傳回來,原來北京、上海、瀋陽都有我們俊烈開的店”。

村裡的幹部們由此才後悔,沒有喊以往數次回家的黃光裕多捐點款項:“捐款是我們這裡的習慣,誰捐的少就要被人背後指手畫腳。”

2004年,黃家的老宅開始裝修,當地在外成功的經商者,都有將自己的祖宅重新裝修的習慣,“可是黃家的裝修還是很讓我們開眼”。

曾化矛家不遠處就是黃光裕兄弟姐妹4人共同出資裝修的祖宅,也是四點金的結構,其實這幢色澤鮮艷的住宅自我們進村就注意到了,與眾不同的深紅色外觀使它在村落里傳統的一排排黃褐色住宅中非常顯眼,外牆全是大塊瓷磚,牆頭裝飾的全是潮州磚雕,卻沒有用別家慣用的戲曲人物,而是瓶花,原來這是這個天主教家庭特殊的裝飾。曾嬋貞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家裡的4個孩子在出生後都受了洗,儘管黃光裕和他的哥哥黃俊欽都出生在“文革”中,“可是這裡管得松,當時還是偷偷受了洗”。

黃家大門現在緊閉,無從進入。“其實這樣常年關著門的不僅僅是他們一家,我們這裡很多人家都是這樣常年在外做生意,房子修建得很漂亮,但是不住人,請親戚代管,一年只開兩次:清明一次,春節一次,那時候全家回來,打掃房間,然後請親戚朋友來喝茶,俊欽、俊烈這兩年再怎么忙,清明也會回來。不過不會親自打掃啦,全村沾親帶故的人都會去幫忙。”

覺得如何?

評分一下!

平均評分 0 / 5. 人數 0

未有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