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6月,李嘉誠的長江膠塑廠獨創了塑膠花,這種常青的花不用澆水除草,適應了社會快節奏的要求,投入市場後,大受歡迎。塑膠花像潮水般湧出長江塑膠廠,而利潤也像潮水般滾進長江塑膠廠里的賬戶里。
沒有什麼比商人對利潤的嗅覺更敏銳,李嘉誠的成功立刻招來一大批模仿者,一時間,香港出現了許多家製造塑膠花的工廠,其中,不乏一些名頭很大的公司,同行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
1956年冬,一個有點寒意的上午。李嘉誠在辦公室里勾畫新廠區的藍圖。雖然長江塑膠廠的資金還不雄厚,但李嘉誠知道,建設新廠區已是當務之急。現代化的生產場區既有利於產品質量上一個台階,也是一個企業的面子。經銷商總是希望供貨方實力強大,抗風險的能力強,而長江塑膠的廠房實在是破舊不堪,讓長江塑膠廠很沒面子。
就在這時,生產部的黃部長氣喘吁吁地跑進來,著急地說:“李先生,大事不好了!外面有幾個人拿著相機到處拍照,揚言要給我們曝光。”李嘉誠立刻意識到,這是同行使的小動作。他們肯定是想抓長江塑膠廠廠房破舊的小辮子,在媒體上炒一炒,以整垮長江塑膠廠。
李嘉誠來到幾個拍照的人面前,工廠里的人已經將這幾個人團團圍住,要他們把膠捲交出來。李嘉誠沉默著,過了一會兒,他揮揮手說:“算了,讓他們隨便拍吧。”
黃部長大聲地說:“李先生,要是這些人把照片發布在媒體上,煽動人心,我們就不好辦了!”但看見李嘉誠微笑著,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便不吭聲了。
第二天,香港的許多媒體上,都出現了長江塑膠廠破舊簡陋廠房的照片,照片周圍大都寫著這樣煽動人心的文字:跟這樣的小作坊似的廠家合作,你放心嗎?
這樣的宣傳鼓動,效果立竿見影,長江塑膠廠定單急劇減少,甚至已經簽了的定單也單方面地違約了。大量的塑膠花積壓在庫房裡,資金周轉不開,員工們人心惶惶,長江塑膠廠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絕境。
黃部長再也沉不住氣了,他又趕到李嘉誠的辦公室,正遇見李嘉誠背著個大包,要出門的樣子。沒等黃部長說什麼,李嘉誠微笑著說:“黃部長,我要外出一躺,你在家裡,負責繼續滿負荷生產,兩天之內,我會讓所有的積壓產品全部銷售一空。”
黃部長疑惑地看著李嘉誠說:“李先生,你有什麼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李嘉誠拍拍背包,輕鬆一笑說:“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都裝在這裡呢。”
黃部長不知道李嘉誠葫蘆里賣的什麼藥,但和李嘉誠創業幾年來,他知道李嘉誠是個深謀遠慮的人。他相信,李嘉誠的穩若泰山,自有他的理由。
李嘉誠背著背包出發了,黃部長按計畫組織生產。
第二天一大早,香港最大的塑膠花經銷商林老闆親自帶著車隊來到長江塑膠廠,他找到黃部長,為他單方面地撤單表示道歉,他不僅履約了原來的定單,又增加了新的定貨量。接著,又有一批經銷商前來履約,到了晚上,“花滿為患”的庫房頓時顯得空蕩蕩的。
黃部長樂了,也呆了;員工們樂了,也呆了。李先生究竟用的是什麼方法,讓這些經銷商回心轉意的呢?
夜色闌珊時,員工們看見風塵僕僕的李嘉誠回到廠區,大家圍上去,追問李嘉誠的靈丹妙藥是什麼,李嘉誠微笑著說:“看明天的報紙吧,你們可以找到答案,也可以領悟一下,當事業遭遇困境時,怎樣反敗為勝。”
第二天一大早,員工們找來一大疊各種各樣的報紙,看見上面還是刊登著長江塑膠廠破敗廠房的畫面,但下面的文字卻變成一段簡單的問話:“在這么破爛簡陋的工廠里,長江塑膠廠能夠生產出香港人這么喜歡的產品,那么,不久的將來,當長江塑膠廠的新廠區投入使用時,你們會經銷到什麼樣的產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