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東昌
此時應是一年中復旦最美麗的季節,金黃色的樹葉紛紛優雅地飄落,清爽的秋風輕輕拂過草坪,曦園和燕園裡的池水也微微泛出了清亮的光澤。時光荏苒,轉眼這已是我在復旦度過的第六個秋天了。六年前我滿懷憧憬地走進復旦園,欣喜而好奇地打量著這個學校的每個角落;也是在六年前,我榮幸地成為華英大家庭中的一員,收穫了這份來之不易的榮譽,也背負了沉甸甸的使命與責任。“屬望吾鄉子弟,德智兼修,奮發精進,期成未來,建國人才”,這是華英文教基金創始人余紀中先生的諄諄教誨和殷切期盼,也是華英精神的精妙概括。在我看來,華英獎學金對於每位獲獎學子的激勵與影響早已遠遠超出了獎學金這一物質層面,其特有的追蹤年審制度與定期交流活動不經意間打造出了一個常武學子的峰會論壇。每年寒假重回華英歡聚,總有一些華英學子代表將他們的學習工作經驗介紹出來與大家分享,而每次參加完聚會,我總會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也收穫了許多前進的動力和方法。事實上,正是華英,以及華英這一品牌所凝聚的眾多優秀學子,激勵著我走過了四年本科以及即將結束的三年研究生生活。而在大學生活即將告一段落之際,華英基金會的老師們希望我把大學生活作一整理,有機會與師弟師妹們交流一下。其實,我也是聆聽著別人的成功經驗一路走來,以下文字,絕沒有激動到要去總結什麼學習規律與方法,更沒有狂妄到要去提供什麼建議,只是覺得好歹是自己的經歷與心得,和大家聊聊。
相信自己能行,也相信自己不努力肯定不行。
2000年,我來到復旦,夢寐以求的“江南第一學府”。彼時,聯考常州市文科狀元的光環已漸漸褪去,我告訴自己,一切從頭開始。而且,身邊的同窗學友都是來自各個省市的精英,我也必須保持低起首的心態,從頭開始。然而,遇到的困難還是有些出乎預料,英語就是第一個障礙。雖然通過英語入學考試被編到了快班,但一開口立馬就發覺到與上海同學之間的差距,由於自己以前長期偏重於書面英語,口語表達成為了軟肋。英語課上看著上海同學與老師侃侃而談、對答如流,心裡又是羨慕又是著急。“相信自己能行,也相信自己不努力肯定不行”,每每心情低落躑躅徬徨時,一中陳玉萍老師的這句座右銘總能讓我看到希望重拾信心。是啊,雖然暫時落後,但是我卻擁有趕超的時間和機會:別人走一步,我走一步半,總有一天,差距會越來越小直至消失。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聯考這一關都闖過來了,還有什麼小石頭搬不走呢?正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我開始忙活起來:抓住點滴時間擴充辭彙量,堅持收聽英語廣播和英語電視節目,模仿播音員的發音,平時大聲朗讀背誦課文……除此之外,我還和班上幾個英語愛好者組織起了英語角,找些大家都關心的話題,或辯或議,輕鬆愉快,在交流過程中,其他同學一些簡潔精彩的表達方式就可以被我吸收過來為我所用。一個學期下來,自己的表達方式在不知不覺中豐富了許多,口語表達也流暢了許多,在英語課上,也逐漸樂於發表自己的觀點。自此以後,鞏固和提高自己的英語運用能力一直是我常抓不懈的一項工作。上海市緊缺人才工程之一的“上海市高級口譯資格證書”,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拿下,其實最終領到手的一紙證書本身也許並沒有太多涵義,自己通過扎紮實實的努力確確實實提高了英語水平,才是這張證書真正的含金量所在。2005年,我和我的隊友代表復旦大學赴香港參加了第三屆紅十字會國際人道主義法模擬法庭比賽,書狀與法庭口頭辯論均以英語完成,面對許多來自英語母語國家的參賽隊,我們的表現得到了大賽組委會的一致好評。現在,我在一家國際律師事務所上海代表處實習,平時的工作語言都是英文,但是由於自己在大學階段對於英語的一貫重視,工作起來感到得心應手,工作成績也得到了同事們的認可與贊同。回想起當年的彷徨與迷茫,我再一次深切地感到,轉折,往往就在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