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與成功,哪個更重要

快樂與成功,哪個更重要 1
0
(0)

文/柯雲路

我曾看過對美國搖滾歌星麥可·傑克遜的一次訪談。

說起自己的童年,麥可·傑克遜竟然痛恨將他培養成人的父親。他缺失童年的玩伴,從有記憶起就經受著嚴酷的訓練,大部分時間都在疲於奔命地演出。他說自己沒有童年,長大後一直渴望能夠找回童年的快樂。在那些引起世人詬病和猜疑的種種怪異之舉背後,我看到麥可·傑克遜童年生活的累累創傷,從心理分析的角度,這個世界巨星,是令人憐憫的。

誰也不能說麥可·傑克遜的父親不愛孩子,他甚至可以算是一個偉大的父親,他將在貧困環境中成長的一群兒女逐一培養成為享有世界聲譽和擁有億萬資財的音樂家,從世俗的角度來講,他和他的兒女們都應該算是“成功者”.但兒女們成年後屢遭嘲笑的舉止,卻並不能簡單地用我們這個社會通常流行的所謂“思想意識不好”來加以解釋。

現今,中國家庭中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子女不僅承載著一般的社會義務,在中國強大的傳統文化中,還承載著父母甚至祖父母們的夢想。每個孩子只有一次生命,童年的時光短暫而且寶貴,這一時期的種種經歷往往會埋藏下影響其一生人格的情結。在陽光下健康快樂地長大,不僅是童年的需要,也是孩子成年後擁有健全人格的前提。

一位父親談起女兒的教育,很是苦惱。他和妻子為此屢生爭執。他希望孩子多一點玩耍的時間,別搞得太累,但他卻左右不了妻子的想法。他說,“唯有讀書高”的想法已經固化在妻子的每一根神經里了,她一天到晚讓女兒學這學那,孩子的天性受到了很大壓抑。但他又想,讓孩子從小受苦,也許不是件壞事。現在約束了孩子的自由,說不定還是一種磨鍊呢!

他問我,到底應當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我告訴他,孩子也生活在現實中,應對現實的本領肯定是需要的,關鍵要把握一個度,“適當”才好。孩子上學了,成績不好,同學會歧視,老師也不喜歡,自然談不到自尊和自信。因此,好成績是必要的。

我的兒子從小成績優秀,但上中學以後,對政治及作文課極其厭煩,曾有一度他的成績不大理想。原因自然很多。兒子曾拿出他的語文試題讓我作答,結果竟令我這樣一個作家都出了不少錯。但我並不希望孩子鄙薄這些課程,因為在當下的教育制度下,這些課程在高考中將和數理化一樣計算成績。我告訴他,考試成績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他能否進入理想的大學,進而影響自己未來的前途。

現在,許多專家質疑我們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內容,我也同樣有此質疑。然而,教育體制的形成是個長期的過程,不是短期內能夠改變得了的,更不是作為個體的家長和孩子所能抗衡的。

說到底,還是那個觀點——丁俊暉和郎朗的成功沒有普遍意義,我們平凡的人,平凡的孩子,還是要遵循現行的教育規範。

談孩子的未來,就不能離開成長的環境。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一般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比如在學校成績好、長大了有個好工作。如果將來孩子走入了社會,同齡人紛紛在職業和收入上超過他,便會使孩子心理失衡,那同樣體驗不到幸福。這不是簡單的心理素質問題。但是,孩子在童年和少年自然不可能懂得這些,因此,家長的態度攸關重要。

既要讓孩子成功,同時還要快樂,而快樂,無疑是更重要的。

覺得如何?

評分一下!

平均評分 0 / 5. 人數 0

未有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