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讓人緘默與流淚的時刻

那些讓人緘默與流淚的時刻 1
0
(0)

文/陳曉輝·逆楓

那是一位瘦弱的老人,衣衫襤褸,戴著一頂舊帽子,抱著懷中的小狗,蜷縮在一個大型超市外的牆角里,風一吹,身體就瑟瑟發抖。在他那眉頭緊鎖的臉上,分明可見歲月侵蝕與雕刻的痕跡。

或許,有人會覺得他是一位乞討者,或是被家人遺棄,或是外地流浪者。其實都不是。他的奇怪與困苦,引起了當地報社記者的關注,在記者的詢問下,才知——

他叫李金缽,1937年生人,現年75歲,瀋陽人,曾在一所國小當過體育老師,1966年他去了黑龍江、大連,1976年回到瀋陽,他的戶口檔案就找不到了,家中房子也被夷為平地,因此現在一直沒有低保。老人的父母早已過世,他也一直未婚。由於沒有工作,他曾倒過糧票、布票、車票,住在火車站附近,如今年邁,只好以撿破爛為生,露宿街頭。

但是,他從不伸手向路人要錢,也不偷、不搶、不騙,平時以撿破爛為生,收入很少,食物來源就是路邊垃圾箱裡的剩飯剩菜,有時在街邊燒點火把涼飯冷盤熱一熱就吃了。

春節,本應該是全家團聚、歡慶無比的日子,可是,於他而言,卻是最孤獨、困難的時期。因為,過年飯店都要關店休息一周,這就等於斷了他的食物來源,垃圾箱裡難以找到殘羹剩飯。如此,這樣喜慶的日子裡,他得挨餓。一個人默默流著眼淚,在寒風與飢餓中,看著這個世界的歌舞昇平。

所有這一切,於他已然是不幸,但更不幸的是,因為年邁,天天受風雨侵襲,殘羹剩飯沒有營養,他現已疾病纏身,患哮喘和皮膚潰爛症,平時只能靠藥物維持。可是,他靠撿垃圾所得的積蓄,哪能支付昂貴的藥物開銷。只能一粒藥掰成兩半,原本一天服用一次,他換成一周一次,為的就是能節省藥物,節省那賴以生存的一兩百塊錢。

最後,當記者問他現在最大的願望是什麼,他抽著旱菸,嘆氣說,唉,現在最想有一個可以讓我抵禦風寒的住所,然後安靜地度過晚年,不必再為生命如此隱忍與掙扎。

這樣的回答,讓我沉默無言,繼而淚流滿面。

他叫張英璽,今年79歲,本來和妻子恩愛無比,生活幸福。可是,2003年的春節,他相濡以沫的老伴被確診患老年痴呆症,對一切都無動於衷,生活不能自理。

從那之後,他便開始了照顧老伴、風雨奔波的日子。他每天要給老伴梳頭、洗臉、換洗尿布;一日6餐、4杯水、一次藥,都要用小勺來喂,一天近600多勺,如此日復一日,一做便是10年。

10年的歲月,花謝花開幾載,侵蝕了多少人的夢想與熱情,可是,於這位質樸敦厚的老人而言,十年如一日,對老伴依然不離不棄。

可是,誰又曾知,他每天清晨起來,對著鏡子洗臉,也會默默流淚,然後,心裡默念無數次“加油”“堅持”,靠著如此的信念和對妻子的深情厚誼,他堅持了下來。

醫生說,即便是老年痴呆症患者,也需要出去透風,提提精神的。為了遵循醫生的建議,他每天都帶她下樓散心。他家住二樓,他得先把輪椅搬到樓底下,然後再上樓,把妻子抱下去。這一上一下,他已然累得氣喘吁吁。而且,現在79歲高齡的他,在抱自己的老伴時,分明感覺到了吃力。

他仔細琢磨,決定自造一部電梯,這樣便可輕鬆推老伴下樓散心。他設計了草圖,大兒子幫他買來了電機,二兒子請來了懂機械的幫手,用了兩天時間就把電梯造好了。如今,不管春夏秋冬,只要不下雨下雪,他每天都坐電梯帶他心愛的人下樓散散心。哪怕她一點都感覺不到他對她的愛,他也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還有件事令人難忘,老人的床頭一直掛著他倆的結婚照,上面還寫著一行字,格外醒目:

相伴到永遠!

一行字,濡濕了我們的眼。

他叫鄧賢國,今年66歲,是成都市一名普通的環衛工人。

可是,他與其他環衛工人不同,別人都可以很順手地一手握掃把,一手握簸箕,然後將垃圾掃入簸箕內倒掉,如此反覆。可是他在打掃時,卻一定要依靠一根拐杖——他把拐杖夾在左胳肢窩,騰出左手把簸箕挪到垃圾旁,右手將垃圾掃進簸箕,再把簸箕換到右手,左手拄拐走向垃圾桶……

覺得如何?

評分一下!

平均評分 0 / 5. 人數 0

未有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