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水的文化,中國先賢做出了無盡的闡釋,於我而言,學習水的精神,完善自我,創造新生!
一、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江海之所以能為五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五穀王。”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莫之能先,以其無次易之也。”
水,是位辨證哲人。“上善”的智慧當如“若水”之柔中有剛,剛柔一體。水,貌似柔,實則強;水雖柔,但可克剛。滴水久之可穿石,流水載歌載舞可使角角稜稜的石頭日臻完美成鵝卵石。柔軟的水,加壓能把巨岩擊碎,能把成噸的鋼材像揉麵團般鍛壓。
“上善”的智慧當“若水”之隨機應變。
水,常態為液體,降溫至零度就凝固為固體;升溫至百度則化為氣體——聚於低空則為霧,升到高空則成雲,凝結下落則或為雨、或為雪、或為雹、或為霰……藉助日光月光,還呈現為霓虹華暈。水以不變呈萬態,“大道似水”。
《莊子》云:“水之積也不厚,則負大舟也無力。”
是啊,水積不厚深就無力行大船,人若學問修養不高深又怎么能擔當重任?
“從水之道,而不為私焉。”水自有水流之道,只要順此道而游,並不需要自己的意志——順其自然。
水中,有道意。
二、孔子曰:”智者樂水”
“智者”的智慧當如水之靈活。若藏於地下則含而不露,若噴涌而上則清而為泉;少則叮咚作樂,多則奔騰豪壯。
水處天地之間,或動或靜;動則為澗、為溪、為江河;靜則為池、為潭、為湖海。
水遇不同境地,顯各異風采;經沙土則滲流,碰岩石則濺花;遭斷崖則下垂為瀑,遇高山則繞道而行。
水,可由滴滴雨水雪水而成涓涓細流,而成滔滔江河,而成茫茫海洋。
“智者”的智慧當如“樂水”之靈感,時間如流水,我們要珍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百姓如江水,為官要慎篤,《孔子家語》云:“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載舟,亦可以覆舟。”
水是美麗動人的,《紅樓夢》中言,“女人是水做的骨肉”,《荷塘月色》寫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水也是多愁善感的,清新飄逸的仙湖也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之時,詞中高手如李煜更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嘆。
水是交友的榜樣,“君子之交淡如水”;
水也是處世的辨證,“水至清則無魚……”
水中,有儒風。
三、禪語曰:”善心如水”
水利萬象萬物,“善心”備焉。
水憑滲透性強而滋潤生物;水靠浮力大而可行舟船;水憑流動不息而改善環境,讓地球充滿生機;水可降溫,水可去污;水可驅動機器,水可以發電生能……水的作用無數,水之善心無邊。
“善心”的智慧當“如水”之文化。
“流水不腐”莫不是暗示人要想身心健康就得常運動?
“飲水思源”豈不是暗示人們不要忘本?
“順水推舟”是昭示人們要善於順情吧?
“高山流水”是知音,“行雲流水”為妙境。
讓我們“如魚得水”。領略人生的“山清水秀”,“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善心”的智慧當“如水”之充滿善意。
“水止則能照”藍天、草木、萬物;“水靜柔而動剛”,水絕不怨天尤人,只懷一顆善心平常心。
人生處世當如水,善待一切,靈活、善變,不妄求環境適應自己,而善使自己適應環境。
人在世上不順多,當學水之能潛、能涌、能流、能奔、能升能降,適境而生,適境而居。讓心永遠呈現如“寧靜的森林池水”……
水中,有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