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之閱讀是為了什麼

人生感悟之閱讀是為了什麼 1
0
(0)

閱讀總是被我們賦予了太多的意義,大到為國為民,小到為家為己。閱讀就是為了學習,學習就是為了獲取知識,獲取知識就是為了實現某種功利之目的。惟獨的,我們忘記了閱讀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思考的過程就是孤獨的過程,而孤獨就是為了尋找“己之所是”,即成為我們自己。

閱讀固然是為了知,知則是為了行,行使知得以復活,進而讓我們的知綻放出真理的光華。所以,每每在真理的實踐中,我總能夠體驗到一種重生的感覺。我無法將知與行彼此分離,但我也總是會提醒自己:“格物致知”的說法往往忽視了知識的超驗性,而“理論聯繫實際”的做法亦極有可能將知識庸俗化。它們共同的弱點在於可能的片面。

我相信古希臘哲人的觀點,你只有明白德性的真諦,才可能成為一個有德性的人。反過來,我也想說,你只有成為一個德性之人,才有可能明白德性的真諦。閱讀是知也是行,其實它無需為了什麼。因為,閱讀不只是手段,它更是目的。閱讀不是為了謀得財富或者幸福,閱讀本身就是財富和幸福。以為閱讀是為了達成某一明確且又具體的世俗目的,那應該屬於一種沒有靈魂的閱讀吧。對於這樣的閱讀,我還能說些什麼呢?讀讀高爾基的《在人間》就會明白,這個沒有上過多少學的孩子,正是因為大量的閱讀而成就了自己。如果沒有閱讀,他更有理由成為一名盜賊、騙子或者流浪漢。總之,他就是沒有可能成為高爾基。

閱讀是創造,是對生活愛的表達。鑒於此,古人那種“頭懸樑,錐刺股”式的苦讀,總讓我深感恐怖,不寒而慄。其中隱藏的,似乎是某種“臥薪嘗膽”式的刻骨仇恨。依我看來,這根本就不叫讀書,這叫復仇。一旦這樣的人成功了,也就意味著要有不少無辜者跟著失敗了。閱讀的過程寓涵有多少的艱辛,也就注定寓涵有多少的幸福。始終不要敗壞閱讀的幸福感,否則,閱讀就會把你引向邪惡。

的確,電子傳媒的崛起已經深深影響了我們的閱讀方式,這也許還不算可怕,可怕的是它最終會改變我們對於閱讀的理解,甚至讓我們拋棄閱讀。因此,面對那所謂既實惠又方便的電子圖書,我仍然只愛我的紙質圖書,它表征著歷史表征著傳統,也表征著我的命運。我喜歡用手指觸摸書頁時的感覺,仿佛撫弄著春天的一片片樹葉。我喜歡攀上梯子,在我高高的書櫃裡尋找,那真有一種孩童時在繁茂古樹上跟小夥伴捉迷藏的慰藉。我喜歡書卷散放出的淡淡氣味,那是一種特有的芬芳,總讓我以為書籍也在呼吸,以至於我不能不像對待一個生命那樣地對待它。

捧起一本書,便捧起了我的一段往昔。那泛黃的時光印記,向我講述著點點滴滴美麗的回憶。每一本書都是不同的,都有著自己無可替代的個性。試問,那些電子圖書會有這些嗎?我不想反對別人接受電子圖書,但喜愛紙質圖書關乎我對生活的信仰。

買書始終是我日常生活里最大的一筆開支,我把讀書看成休憩,把買書看成節日。讀書讓我避免了忙碌,讓我把更多的時間留給了自己。這樣,我便可以從容地對待這個世界、優雅地對待他人了。

當然,買書還僅僅是個購買能力的問題,而讀書卻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過我以為,這也沒什麼好焦慮的,每次看到有那么多的好書還沒能來得及閱讀和重讀,總會有一種被鞭策被鼓勵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覺得如何?

評分一下!

平均評分 0 / 5. 人數 0

未有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