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寒門再難出驕子?

從此,寒門再難出驕子? 1
0
(0)

文/安靜的飛翔

前段時間看了一位銀行資深hr的長文《寒門再難出貴子》,大意接待了幾波來自知識分子、鄉村小城鎮、經商、公務員家庭的孩子,得出的結論是是寒門再難出驕子。

這個問題其實我自己也一直比較感興趣,我常常在思考,一個人成年後在社會中的表現,即所謂的成功與否和他的孩童時代、讀書表現、以及家庭出生的種種關係。未成年人的成長與保護話題也一直是我關注的重點。

恰好,暑假,老公的侄子侄女們來我家住了20天,我得以近距離的觀察來自現今來自農村的孩子,是怎樣的一個生活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之下他們的特點以及和城市孩子的一些具體差異,當然,來自個體的觀察,和據此得出的結論一樣,難免有不嚴謹之處以及帶有較為主觀的色彩,所以以下觀點僅作參考。

老公的老家在湖南邵陽的一個縣,家的位置還在這個縣的某個鎮上某鄉村里,是不折不扣的正宗農村,家裡周圍的環境以不太密集的丘陵為主,近年“村村通”政策讓村里基本上通了水泥路,和鄰居們住的還相對密集,不是那種十幾里山路一戶人家的深山,距離鎮上也不太遠,機車大約10來分鐘就到了。老公的弟弟一家和母親住,種少量糧食和菜,夫妻倆以打短工為主。都離家不遠,所以還好,老公弟弟的兩個孩子還不是最悲催的留守兒童,總有爸爸或是媽媽在家裡。兩個孩子一個10歲一個7歲,都就近上學。長到這么大,基本沒出過遠門,沒離開過家鄉。兩年前我們回老家時,看到的是他們基本沒有課餘文娛活動的,沒有一本課外讀物,基本沒有玩具,也沒有專門供寫作業讀書的書桌,甚至沒有自己的專用水杯。唯一的娛樂就是電視。這是他們的基本生活情況。我想他們這種生活現狀是可以代表這部分地帶農村孩子生活的。

這次他們來到家裡,我的的初步觀察是,身體發育比城裡孩子是要遲緩一些,這兩個孩子在老家還算好的了,但是身高體重比城裡的基本水平還是要低,頭髮都較細、黃。尤其是換牙很晚,男孩九歲才開始換,女孩7歲了牙齒還沒鬆動,這當然和日常飲食狀況息息相關的。基本上農村的孩子斷奶後就和大人一起吃,很難的給單做,而且因為勞作的原因,飲食上大多比較隨意,營養不良的狀況因地區不同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在換牙這個問題上城市的一些孩子仿佛又在走向另一個極端,很多孩子甚至不到5歲就開始換牙了,這和城市裡食品添加劑、催熟劑、反季食品的食用以及家庭飲食不均衡是不無關係的。不過就飲食營養而言,農村孩子的普通水平確實是落後城市平均水平的,程度因地區而異。

另外一個比較明顯的差別是語言表達能力,可能因為生活環境相對較為閉塞,課餘活動也比較單調,外加上在不同場合玩樂、遊戲、交友、旅遊的機會都很少甚至沒有,所以這一點在城市農村孩子身上表現得差別很明顯,曾有調查顯示,學齡前的農村兒童在認知、表達、溝通等方面的能力僅能達到城市孩子平均水平的60%甚至更低。對與學齡前的孩子,城裡家長是忙著早教忙著這樣開發那樣開發,遊樂園動物園博物館,不管這些活動是否開啟了智慧,不過讓孩子壯了膽,長了見識這個作用多少是達到了的。而農村裡的孩子基本就是在吃喝拉撒外加電視的生活里循環,閉塞和單調是很難避免的。

第三是禮儀的欠缺,可能因為生活環境相對單調,父母祖輩忙著幹活,沒有刻意在這方面有所體現,學前教育即幼稚園在農村的覆蓋率也相當有限,即使有,也是充當一個簡單看護的作用,沒有太多的教育內容。“你好、對不起、謝謝、尊老愛幼等等等基本禮儀我看來有點欠缺,與人進一步交流求助等有時也顯得手足無措,主動交流表達的意識比較淡漠。這個結論基於在家的這兩個孩子20天來的表現,當然這不是一開始孩子剛到家還不太熟悉的情況下得出的,而是與他們實實在在相處20天后,基本熟識了後得出的。比如,哥哥與我們以及其他小朋友交流時只習慣說自己的家鄉話,而不是大家都能聽懂的國語。不過妹妹做的就比哥哥好些,有時候意識到了大家聽不懂她的家鄉話會主動說一些國語。雖然不是很標準,不過卻能做到大家聽得懂,交流能繼續下去。當然交流的能力和意識和個人性格也有關,不過我個人覺得這和家庭家長的意識和培養多少也有關係。這一點也和網路上那位銀行hr結論有點一致,知識分子家庭孩子偏清高,小鄉鎮孩子偏木訥,經商家庭孩子出生的就比較會說話處事,較為圓滑。這種所謂情商以及與人溝通打交道的能力,其實與家庭的氛圍和培養關係很大。實際上,這種能力在走入社會後會是一種很重要的素質。

覺得如何?

評分一下!

平均評分 0 / 5. 人數 0

未有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