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上萬事,不變的是多數
通過上網來看電視;一脫衣服,浴缸就自動注水;飢腸轆轆時,冰櫃門就自動打開……這些只是用另一種方式來做我們要做的事,讓做事更輕鬆、快速、廣泛與持久,但生活的實質並未改變,我們照樣上學、結婚、生子、送孩子上學。家、家人與工作,是最大的常數。
2、專注現在,就能預見未來
如果你想找到世界上的關鍵事件,你就得從遠處觀察,而不要被一時的流行所蒙蔽。
揭開未來面紗的最佳知識來源是報紙。有人說“報紙是歷史的初稿”,看報紙,就好像先行閱讀百年後的歷史。當然,我們要看的不是個人意見,而是事件的記錄與結果。
3、別將信息扭曲成自己想要的結果
壞事往往更易流傳。統計數字會變化,特別是災害,且各方政治力介入時,相關數字改變得更多。當災害發生初期,高或低的死傷數字並不可信,最好是等到可靠訊息。人類的天性,往往就是將信息扭曲成自己想要的結果。
4、不爭對錯,豁然開朗
哈佛智商專家賈德納相信,愛因斯坦發現了這么多的大自然秘密,是因為他從未失去赤子之心,並稱他為“恆童”。鞭策愛因斯坦的是他那想發現的熱情,而不是要證明自己是對的。
人人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父母是對的。老師也沒錯,老闆更是英明。我們都見過夫妻大吵大鬧,爭的就是誰對誰錯,但爭議的問題本身往往被忽略掉了。
5、未來像拼圖,看誰善聯結
天才往往從細節著手,這些細節許多人都看得到,卻無法加以聯結。
未來,是結合了可能性、方向性、各種事件、曲折過程、進步與驚奇的集合體。如果我們想預知未來,那就沒道理把拼圖放在一條直線上,我們必須找到互相吻合、交雜與聯結的各小塊。是你自己,決定了未來圖像的大或小。
6、克制一下,別跑得太靠前
達爾文在1838年發展出“物競天擇”說,他深信自己的進化論,但也相當清楚物種的變異理論一經發表恐怕會引發社會動亂。因此他從容不迫地仔細研究,直到發現足夠證據。
1858年6月,達爾文聽說華萊士也有類似發現時,才正式發表自己的理論。
即使是最有才華的領導人,也要有人追隨,才能實踐其想法。如果我們帶著自己的願景跑到前面,把其他人遠遠拋在後面的話,那我們的一切努力都將白費。當然,要走在前面多少才適合,會因狀況不同而有差異。在政界,你得走在前面,向追隨者展示你;公司領導人則只需稍微走在前頭一點就行了,他們必須以務實的態度處理公司業務。
7、預期的事往往延遲發生
19世紀70年代,貝爾與葛雷分別設計出可用電訊傳送話語的裝置。幾乎花了整整100年,電話才在歐美地區普及。後續產品加速了電話的推廣,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1939年推出的“影像電話”,在當時實在太前衛了,一直到最近幾年大家才接受手機的影像螢幕。
預期的事往往延遲發生。對於新發明,我們總是低估了充分實現概念所需要的時間。
8、成果來自利用機會,而非解決問題
若想預知未來,請寄希望於機會的尋找者,別指望問題的解決者。機會的尋找者知道,只有轉變才有機會;而問題的解決者。只關心昨日之事。“轉機,轉機”,轉變才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