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強招聘的十大潛規則

世界500強招聘的十大潛規則 1
0
(0)

1.20%的做校園招聘的500強,聘用了將近80%進入五百強的學生。

其餘的公司,有些做校園招聘,也許是為了樹立或宣傳自己的在校園中的僱主品牌形象。

每年都進入大學從事大量校園招聘的500強公司,無非是各大銀行、四大會計事務所、製作業巨頭和快速消費品行業的大品牌。因此,做好求職調研非常重要!至少可以去看看自己的學長學姐們都去了哪些公司工作,進入這些公司的機率會更大。

此外,請務必從大一開始,就做好大學四年的retro-plan(甘特圖/倒推型計畫),比如,要進入一家快消品公司從事市場工作,需要學習市場行銷專業,或者相應的課程(市場行銷、統計學、會計學、經濟學等);需要鍛鍊自己的領導能力,比如去用一筆經費去做一個校園內某項產品的推廣;需要有一定的跨國、跨文化溝通能力(中英文演講辯論賽,口譯證書等);市場策劃和創造力(各種行銷大賽,比如歐萊雅的線上商業大賽)。大一著重積累自己在學校的人脈,積極參加校內學生會和社團的活動;大二著重去參加各種比賽和考試,爭取也把駕照順便考掉;大三開始積極的尋找實習,最好能進一家牛一些的公司實習並獲得潛在全職offer;大四上學期把offer簽掉,之後開始著手論文和畢業的事。這么多件事情,最好系統化的排一張表出來,具體到每個月要完成哪些事情,就像做項目管理一般去一件一件執行。

2.實習/工作經驗真的非常重要。

很多同學大學一直呆在學校,拚命地爭取學生會主席、社團團長等職位,甚至有些怕因為找工作耽誤學習和畢業放棄校外的實習機會,畢竟,in the end of the day,學校是不會給每個學生提供工作的,而是公司付你的薪水!學習也不是離開學校就終止的,公司可以給你更多hands-on,更實用的知識和經驗。公司招聘員工,更在乎的不只是其在大學中的成績或者職位,而是對方是否能夠勝任公司某個崗位上的那份工作,如果已經有過類似的工作經驗,哪怕和那些學歷更優秀的人站在一塊,其實還是有一定優勢的。此外,不少公司的實習生,比如p&g,四大這些都是可以轉正的,也就避免了大四再從頭開始從人海中一輪一輪搏出位的痛苦。

經常會有同學問我,公司要我一周去實習四、五天,可是這和學校的課衝突了,如果不上課,老師會掛我課,可能會影響學習和畢業,這個怎么辦?

我的回答是:時間管理和區分優先權也是一門學問。拿我自己舉例,對我來說,大學畢業是肯定會直接工作的,所以大一就開始努力地去尋找實習和工作機會,大二大三期間,我幾乎每天都要去實習和工作,需要在老師和公司之間balance和周鏇。從我們學校到我工作的地方,來回需要4小時,所以我往往會需要早上起早去趕公車做完事第一時間打車回校上課,或者去上一半的課,完成點名後往市區趕。每天在公車上,可以花時間休息、或是思考工作問題,亦或聽英文播客節目充電,不讓時間完全荒廢掉。學校那頭,需要保持信息的通暢,一旦有重要考試或者課程,就和公司那頭請假或者調整時間,畢竟是兼職或者實習,只要把工作完成,時間上也是有一定的靈活度的。如果遇到實在無法協調的狀況,其實還是有後路可退的。來不及修的課可以大四第二學習工作找好後重修,有些學習任務也可以和老師協商自學,畢竟學校也希望學生能有個好出路。

3.除了非研發類型的崗位,很多職位並沒有很嚴格的專業限制。

管理、銷售、市場、公關甚至是財務等職位,關鍵看的是適不適合,工作中能否勝任。沒有相應的專業背景,也可以通過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來彌補這塊的不足。

職場上,我見過復旦核物理專業的博士轉做銷售的,也見過材料物理的去做hr或者是網路行銷;公司內部,也見到過做人力的轉去做pr,或者做銷售的轉去市場。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對自己的認識,適合的工作和職能,還有對自己特長的展現和挖掘可能都不盡相同,這是一個探索和磨合的過程。有人說工作就像談戀愛,也許談完一次,才會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徐靜蕾為智聯招聘做的廣告中也說,“既然一輩子有半輩子在工作,就象戀愛一樣找個喜歡的吧。”

覺得如何?

評分一下!

平均評分 0 / 5. 人數 0

未有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