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娟
從某種意義上講,每個生命都是盲目的,沒有一個人帶著生存的意義來到人間,世界給我們預備了一塊空地讓我們侍弄,有的人在上面種了糧食於是有了溫飽的歡愉;有的人在上面種了雲彩,於是有了詩意的期待;有的人任憑空地荒蕪,於是他又了無謂的煩惱與慍怒;有的人把空地種滿鮮花供路過的人觀賞,把空地變成了人間花園,於是他有了比花更美的關於侍弄花的理由。這裡所說的“侍弄”,在我看來就是指的職業生涯規劃。
所謂職業生涯規劃,是指一個人對其一生中所承擔職務相繼歷程的預期和計畫,包括一個人的學習,對一向職業或組織的生產性貢獻和最終退休。從立場不同可以分為兩類:個體職業生涯規劃和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在這裡我們更側重的是個體職業生涯規劃。個體職業生涯規劃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概念,它和個體所處的家庭、組織和社會存在密切的關係。
對個體而言,職業生涯規劃的好壞必將影響整個生命歷程。我們常常提到的成功與失敗不過是所設定目標的實現與否,目標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個體的目標是多樣的:生活質量目標、職業發展目標、人際環境目標等等。整個目標體系中的各因子之間相互交織影響,而職業發展理想在在整個體系中居於中心位置,這個目標實現與否,直接引起成就與挫折,愉快與不愉快的感受,影響生命的質量。但是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之前如果不先認識自己,分析需求,將難以進行職業發展計畫,自我分析與定位,是確定人生戰略選擇的前提。按照關鍵性,我認為應該從三個序列進行,下面我就結合我自己談一下。
個人天賦是首要考慮因素。天賦是與生俱來的人類特質,與後天培養、發展的興趣不同,但是我們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天賦所在,以至於無法出類拔萃。實踐告訴我們,不同職業有不同的天賦要求。如果屬於嚴謹型的人,個性上比較注重工作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細節的精確性,願意按照一套規劃、步驟,清香與嚴格、努力地把工作做得完美,以看到自己出色完成工作的效果,此種個性的人則適合擔任會計、審計、檔案管理員等。我覺得我就不適合作這種工作,我工作的時候雖然也會比較嚴謹,但是我個性非常活潑,敢於在別人面前明確地擺出我自己的觀點和真實想法,因此我更喜歡每天都有新挑戰的工作,比如律師或者檢察官之類的工作。而且我比較喜歡和別人交流,也算是比較會和別人溝通吧。基於以上我對自己的分析,在大三或者大四的時候,我會選擇到律師事務所實習,增加一些自己在實踐方面的經驗,然後考研,工作。
其次,是興趣因素。在工作找不到自己期待的樂趣和積極性,是大部分人換工作的主要原因,有些人喜歡從事具體的工作,並希望很快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從完成的產品中得到滿足,那么從事室內裝修,美容美髮,手工製作,機械維修,廚師等則很適合。反之,要他們從事僅僅參與作業的過程,但是在短期內的不到評價的工作,他們就會因為缺乏激勵誘因,而漸漸喪失工作的驅動力。在《選對魚池釣大魚》中,作者雷恩﹒吉爾森將“釣魚”和“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比較分析,他舉了一個例子:你剛剛大學畢業,擺在你面前的兩份工作,一份工資待遇高,但與自己的興趣並不吻合,另一份工資待遇低,但卻是自己喜歡的,這時候你會如何選擇呢?大多數人會回答:“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但是,一旦面對現實,當收入水平的蓋迪差距超出了我們心理承受能力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心理失衡,反而大多數人的真實想法是:“先接受那份待遇高,而自己不感興趣的工作,積累一定的財富後,再去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也不遲”。作者認為,僅僅是為了一點點地差距就使我們放棄選擇一個正確方向的機會,實在是很愚蠢。事實上,低薪本身就是對個人心理態度的一種考驗,許多人為了得到高薪的工作,往往習慣地模糊自己的追求和興趣,並且強迫自己和他人相信,這就是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