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普拉:要的東西都一樣,只是想知道還有人關心我們!

歐普拉:要的東西都一樣,只是想知道還有人關心我們! 1
0
(0)
一九五四年一月二十九日,密西西比州科修斯科某個未婚少女產下一名女嬰。

女嬰的爸媽並不相愛,也沒打算養孩子,所以把孩子丟給外婆哈蒂梅扶養。

日子過去,女嬰變成早慧的小女孩,外婆哈蒂梅從聖經開始鼓勵小女孩讀書,小女孩三歲就開啟「演講事業」,在眾人面前背誦聖經,還聽聚在外婆屋內的親戚交換歐洲打仗的故事。女孩說:「如果我說故事的天分有起點,那個起點是我外婆的飯廳。我在那裡愛上語言的聲音,語言有節奏,說話要有抑揚頓挫。」

女孩一天天長大,愈來愈習慣在各式各樣的聽眾面前講話,有一天她說故事的能力,將讓她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成千上萬的女性將以她為典範。

然而名利之路布滿荊棘,女孩的童年過得很苦,換作大多數的人早就撐不下去。

女孩生活在赤貧之中,大人沒空管她,她不但遭受種族歧視,還被強暴,不過女孩十六歲時,讀到黑人女作家瑪雅.安吉羅的自傳《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決定找回自己的人生:「瑪雅人生的每一頁,都是我人生的寫照。在書裡看到瑪雅,就像看到我自己。人生第一次,我覺得就算我是個黑人女孩,也有活下去的權利。」

女孩被瑪雅的話感動,決定磨練自己的演講天分,在這個世界留下一點痕跡。就這樣,女孩開始努力練習。一九七○年時,她奪得演講比賽冠軍,拿到田納西州立大學四年獎學金,在學校主修演講與戲劇。女孩後來投入廣電生涯,一步步成為今日我們所熟悉的天後歐普拉.溫芙蕾。

認識真實的自己

歐普拉最初在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當記者和電視主播。一開始的時候,她不覺得自己是播報的料,工作缺乏熱情,但由於年薪達兩萬五千美元,對當時的她來說是一筆巨款,她決定還是撐一下,但很快的,如同許許多多的故事,成功的道路總是從逆境開始。

歐普拉立刻察覺播報新聞不適合自己,感到「很不自然」,她的彆扭也被觀眾看出來。

老闆想要解僱她,但又不想付合約說好的違約金,於是故意冷凍她,調她去主持電視台收視率很差的節目。歐普拉主持節目的處女秀是訪問卡佛冰淇淋公司一共有幾種口味的產品。如果是一般「嚴肅」的新聞主播被派去訪問這種事,會覺得深受污辱,但沒想到歐普拉這下子知道人生要做什麼了。

她說:「每個人都有上帝給他的使命,我們的任務就是找出那個使命,然後去做。」歐普拉離開巴爾的摩,前往芝加哥,開始追尋自己的使命。

歐普拉接到上帝給的使命後,在菲爾.唐納修稱霸脫口秀節目的年代搬到芝加哥,開始主持地方上的小型脫口秀節目。

當時歐普拉身邊除了好友蓋伊兒,幾乎每一個人都說她會失敗,然而唯一重要的是她心底的聲音。歐普拉告訴史丹佛大學的MBA學生:「引導我的力量,是一股超乎世俗的力量。每一個人都會被召喚,不只是工作的那種召喚,而是每一個人的心底,都會有被命運召喚的那一刻。」

自己都感動不了,就無法感動他人。說故事的祕訣,在於首先深入挖掘自己真正的熱情、真正的召喚。如果連自己都不買帳,別人也不會相信你所說的故事。

故事大師的法寶:找到充滿意義的轉折點

歐普拉最喜歡的作家是寫過《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保羅.科爾賀。

科爾賀在書裡說,召喚就像「天命」。當一個人選擇了讓靈魂充滿熱情的道路,他們是在追尋天命。當你真心渴望一件事,「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歐普拉發現報導新聞不是自己的天命,坐在主播台上也不是。

即使是她在芝加哥主持個人脫口秀節目的時候,也曾走過岔路。當時的她,常做當時的脫口秀節目的熱門主題—故意讓來賓難堪以製造爆點的故事。然而錄完氣氛特別糟的某集節目後,歐普拉覺得不能再那樣繼續下去,她必須改變節目的調性,改變節目的使命。那一集有三個來賓,一個男的、男人的妻子,以及男人的外遇女友。三人一起上節目談「偷吃」這件事,接著就在現場播出的節目,男人透露女友懷孕了。

男人的妻子當下受到的衝擊,改變了歐普拉的一生:「我看著她的臉,我感覺到她的羞憤,感覺到她的恥辱,我說,再也不要做這種事。」歐普拉決定掌控自己的天命。她告訴製作人,她再也不要被電視利用,她要反過來利用電視,讓電視成為分享正面故事的平台。歐普拉說:「我的工作不是訪問別人,也不是主持節目。我在這裡是為了喚醒人們,我要介紹讓大家活得更好的點子和故事。」

我們只有在聽見內心的聲音、感到被召喚之後,才會活出最完整的自己。感動人心的說故事者會找出自己人生的主要目標,他們說出的人生故事,很容易就能傳達出他們想說的訊息,那樣的故事通常包含困境中的掙扎,以及幸福快樂的結果,人生有困頓的時刻,也有最後的勝利。

歐普拉不叫自己「脫口秀節目主持人」,因為她覺得自己人生的天命是對社會做出重大貢獻。她覺得自己扮演的角色應該是喚醒觀眾。

感人的說故事大師會讓自己的工作充滿意義,那樣的意義超越好聽的頭銜,也超越賣產品。星巴克執行長舒茲賣的不是咖啡,他從事「人的行業」。賈伯斯的事業不是生產電腦,而是豐富人們的生活。維珍集團的布蘭森爵士賣的不是機票,而是美好的顧客體驗。歐普拉不是脫口秀節目主持人,她的工作是喚醒社會意識。

我們每一個人全都有說故事的平台,都有揮灑的空間。歐普拉的平台或許比我們大,然而每個人都是從零開始寫下自己的故事。如果你是作家,部落格就是你的發聲園地。如果你有孩子,你可以競選家長會會長,用那個舞台當你的空間。如果你有一間店,銷售產品的地點就是你的舞台。世上有各式各樣的舞台,共通點是你可以在那裡分享自己的故事。歐普拉說過:「不論你身處何方,那個地方就是你的平台,你的舞台,你的影響力。那是你的脫口秀,你的力量來自那裡。」

歐普拉總是運用一個經典技巧來鼓舞觀眾:先從微寒的出身開始,讓聽眾感同身受,接著把主角的經歷化為深刻的意義。

歐普拉有辦法在兩分鐘之內,就做到這三個步驟,例如她二○○三年領艾美獎第一屆鮑勃霍普人道主義獎時就做到了:

我在納許維爾長大,父親開了一間理髮店。我老叫他退休,他都不肯。每到過節的時候,地方上的遊民都會求我父親免費幫他們剪頭髮,還跟他討錢。那些人最後還會跑到我家吃飯。

我常在他們離開之後,問我父親:「爸,我們就不能請正常一點的人來家裡吃聖誕節晚餐嗎?」我父親總是說:「他們是正常人,他們要的東西和你一樣。」然後我會說:「要什麼?」父親會回答:「有人給食物。」當時我還以為父親說的只是晚餐而已,後來我才了解,父親說的話很有深意。我們全都是普通人,我們要的東西都一樣,我們只是想知道世上還有人關心我們。

經典的故事架構會先從事實、事件或發生了一件事切入,例如歐普拉領獎時所說的故事,便是從一個生活事件開始:聖誕節晚餐的父女對話。經典故事的第二個特徵是「轉變」—主角歷經轉變,變得和從前不一樣。歐普拉的轉變發生在父親解釋為什麼要請遊民到家中做客。故事的最後一個部分,則是主角學到讓人生更美好的一課。

歐普拉厲害的地方,在於她能讓觀眾感到有為者亦若是。

歐普拉告訴史丹佛商學院學生:「我的節目能做二十五年,祕訣在於人們覺得在我身上看到自己。世上每一個角落的人,都覺得在我身上看到他們自己。」

哈利波特系列小說作者J.K.羅琳

和歐普拉有許多共通之處,兩位女性都曾過著貧苦的日子,但她們都追隨自己的熱情,最後成為億萬富翁。

此外,歐普拉和羅琳都決定改寫自己的人生故事,化困境為轉機,並靠著經典的敘事結構啟發聽眾。

羅琳在自己著名的哈佛畢業典禮演講上,遵循了同樣的說故事三步驟:

一、開啟一切的事件;二、轉變;三、人生學到的課題。

開啟一切的事件

羅琳大學畢業七年後,歷經了「重大」失敗:「我結束了一場極為短暫的婚姻,失業,變成單親媽媽,現代英國找不到比我更窮的人,只是我還有地方住。我父母的擔憂,我對自己的擔憂,真的都發生了。從任何角度來看,我都是再失敗不過的失敗者。」

轉變

羅琳發現失敗的好處:「失敗意味著所有不必要的東西都不見了,我只做我自己,不再假裝。我開始把所有的力氣,都花在我唯一在乎的一件事(寫《哈利波特》)。要是當時我人生中還有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我大概永遠都不會下定決心寫作,做這世上唯一讓我有歸屬感的事。一無所有的殘酷現實,反而成為我重新打造生命的穩固地基……失敗讓我真真正正認識自己,要不是失敗,我不會有這樣的體悟。」

人生學到的課題

「各位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像我一樣摔得那麼慘,不過人生免不了失敗。除非你小心翼翼到什麼都不敢嘗試,有活跟沒活一樣,否則人活著一定會出現失敗的事—如果是這樣,你不是一輩子沒失敗過,而是一開始就失敗了。如果你曾經遭遇挫折,然後變得更有智慧、更強大,你就會知道不管發生什麼事,一定活得下去。人要碰到逆境之後,才會真正認識自己,才會知道人情冷暖,這樣的體會是無價之寶。」

他們在這樣的逆境中掙扎過,用故事鼓勵人們向上,讓我們定出更遠大的志向,過著更幸福的日子。故事大師的掙扎讓我們想到自己,他們的不安讓我們心有戚戚焉。我們替他們的成功鼓掌,因為他們帶給我們希望。如果他們能克服障礙,我們也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喜歡的話就分享出去吧!給更多人看到吧!

覺得如何?

評分一下!

平均評分 0 / 5. 人數 0

未有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