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挺想回家的,現在想想,好像已經半年沒有回去了。
大一學期末時,我記得室友因為第二天要回家,在前一晚興奮得整夜沒睡。他也許是有些過度戀家了,但我想,剛上大學那會兒,大概每個離家遠的都會想家吧,我也不例外。
有個很著名的句子,寫的是去外地讀大學後:「從此故鄉只有冬夏,再無春秋。」大一剛讀到這句話時悵然若失。
然而,慢慢地,我發現,由於隻在寒假和暑假回去,在故鄉待的時間很短,這座城市已經變得陌生了。以前熟悉的老地方一個個被拆,充滿回憶的小飯館也被改建成了著名連鎖餐飲店。
有一次,大雪,打不到車,我準備坐公交車回去。這個地方我太熟悉了,可以背出這一輛公交車開往哪裡、那一輛又間隔多久才會來。然而那天我在雪中等了很久,記憶中的那輛公交車依然沒有來。
後來,我問了路人才知道,原來那輛車早已改了路線。那一刻,我突然發現自己在這座城市早已變成了遊客。
我發現,大學畢業了,我也不再那麼想回家了。
今天,我採訪了一些不想回家的人,問了問他們不想回家的理由。
家對我來說,並沒有那麼溫馨
假期不想回家,其實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
我回家的第一天,已經很晚了,打開家門,我發現父母都在看電視。看樣子,又是沒有留飯給我了。
長途奔波之後,發現家裡面沒有留給我的飯菜也是挺崩潰的。大概我和家人的關係真的不怎麼好吧。我和弟弟也總是莫名其妙地吵架。
每年回到家裡,我都要承包許多家務。在家朋友少,我也不能出去玩,所以,只能每天悶在老家的房子裡。
到了過年的時候,我還要面對那個令人生厭的傳統家庭大聚會。在聚會上,家裡的90後和60後們,非得在要求下交流三觀。但因為閱歷的差別,又無法真正做到平心靜氣地互相交流,每次鬧到淩晨三四點,最後發現誰也沒辦法理解誰。
擁擠的交通和人流,走訪一年才見一次的親戚,還有因為不熟悉,只能拿童年糗事強硬拉距離的不適感的老朋友,這些事情,沒有一樣讓我想回家。
只是他們太期待
本文內容選自:
不管怎樣,這就是20歲的我們
¥19.99噹噹讀書購買
其實吧,我宿舍到家門口,可能隻需要兩個多小時。即便如此,去年一整年,我在家裡待的時間也沒有超過一個月。
我也會有想家的時候,但我真的挺害怕面對家人的,他們的目光總是殷切得令人感覺沉重。
我的爸媽,一直因為自己學歷不好看,所以從小就對我的學業抓得很緊。
我記得,小學唯一一次在學校哭了,不是因為打架、吵架,而是因為老師批評我數學「隻考了90分」。我不敢告訴爸媽,因為隻要有一門功課考不好,他們都會身體力行地用藤條教育我。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我從某一年開始「中」了一個逢大考必失眠的「魔咒」。
反倒是上了高中,他們就對我開始放養了,把他們對我的所有期盼放在一份小心翼翼卻令我無所適從的體諒中。
我在一所不錯的高中,成績一直卡在中上的瓶頸。他們雖然著急,但從來都是對我說:「別太緊張,讀書這回事,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於是,隻要在家,我哪怕壓根兒看不下書,也會坐在書桌前發獃。
後來高考填誌願的時候,親戚們都說我選的專業不好,他們也完全尊重我自己的選擇。我媽只是說,他們會養我。
他們的確很拚命地工作賺錢養家,也很捨得花錢在我身上,但卻對自己異常地吝嗇。這次回家,我和我姐對我媽好說歹說讓她去看看醫生,她卻異常固執地說:「我沒問題。去醫院,沒病都能看出一身病。」
現實里的我,知道自己並沒有那麼優秀,根本達不到他們他們期盼的那樣。甚至現在我還很怕接父母的電話,因為我沒像他們期盼的那樣做個安分的好學生,花錢大手大腳,而且渾渾噩噩,沒有規劃。
隻要不在家,我就不用面對他們了。活在一座沒有他們的城市,大概會緩解一些罪惡感吧,也能睡得更好一點。
你知道嗎,我永遠不會和女生結婚
我離開故鄉到北京城工作,一座充滿了奇蹟與夢想的城市。
在這座很大很大的城市裡,我工作挺忙的,朋友也挺多。各種生活光怪陸離又五彩斑斕,融合得意外和諧。
只是年關將近,在與母親的電話中,總能聽出她的不安與脆弱,從「家裡的狗狗又不聽話了,你都不回來管管它……」到「新房馬上裝修好了,你爸爸特別開心,每天都去看,叨念著這樣等你回來結婚就馬上有房子住了……」。
每次面對這樣一個從小傾盡所有的愛與溫情讓你長大的女人的脆弱,我都會不知所措。
性取向在這個時代大概已見怪不怪了吧,但在一個人與人都有一個共同認識的朋友的小地方,我又要如何忍受其他人用本該我承受的不堪入耳的字眼來形容從小將我捧在手心的父母。
我和家人的感情真的很好,只是,目前對回家這件事,我卻只能逃避。我不敢回家,也知道自己不能回家,因為無法面對他們的目光。
我就是不想回家
我沒有和家人鬧矛盾,跟家裡人關係也不差,只是家裡再也不是那個讓我舒服的地方。
高考的時候,父母離了一次婚。我尊重他們的決定,但是從此對做錯事的一方態度冷漠。然而,另一方的親戚因為我不勸他們繼續在一起,而責怪我不孝。
現在這件事說出來已經雲淡風輕了,但是那時這種感覺就像眾叛親離。高三的整個暑假,我都住在朋友家裡,父母隻顧著他們自己的情緒,沒有關心過我。妹妹生病,也是我帶她去看病。
讀了大學,我選擇了一個人來廣州上學。大一寒假回去,我也沒有在家,因為沒有人在家。這就跟談戀愛一樣,我的熱情都消磨光了。即使後來他們複合了,開始對我很關心,我也早已養成獨立的心性。
今天早上,我被家裡人的四五個電話吵醒,他們提醒我,是時候回家了。但是我到現在還是沒有回去的打算,也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回去。
最後關於我媽的一個故事
關於不想回家的故事,我媽其實從小就和我講了一個。
有一天,我媽和我在看劇。看著螢幕上的明星,她的眼圈就紅了。「其實,我挺恨你外婆的。」她開始自顧自地說話。
我媽以前在外省的文藝學校念大學,那時,她在學校很受歡迎。考試的時候,老師也會幫她作弊,她也總能得到學校最好的機會。她是舞蹈班的成員,全班也就她和另外一個男生有機會進入學校的大提琴班。
畢業那年,我媽開始想去大城市發展,卻被外婆威脅:「你走了,我和你爸怎麼辦,你想拋棄我們嗎?!」在家人的再三威逼下,她不情願地回到了小城市,成了一家醫院的員工。
時間過得很快,二十多年過去了,她還是時常在房間拿起以前文藝班的照片看來看去,然後照著鏡子說自己真的老了。
前幾天她打電話給我說了一句話:「媽知道你在廣州打拚得挺辛苦的,累了就回家吧。但媽不會逼你回這座小城市的……」
採訪完那些不想回家的人,我其實知道自己並不能幫上什麼忙,只能在採訪完後說一句:「下次我們一起吃飯吧。」
不想回家的人,都有自己必須要面對的屬於家庭的那些尷尬和痛苦。
現在回想起我媽的故事,我也大概明白了,為什麼別的同學會面臨被父母逼著回家的情景,而我不會,因為我媽已經經歷過同樣的痛苦。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