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亞洲糖王如何發大財。。。。。

快看!亞洲糖王如何發大財。。。。。 1
0
(0)
快看!亞洲糖王如何發大財。。。。。

核心內容:金龍魚老闆是誰?金龍魚集團董事長郭鶴年介紹,1923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柔佛巴魯市,祖籍福建省福州市蓋山郭宅村。其父郭欽鑒在16歲時從家鄉泛海到柔佛巴魯,初當店員,後與兄長經營糖、米、雜貨。郭鶴年早年念寬柔華文小學及英文中學,後轉入新加坡的萊佛士學院,因日軍南侵,無法完成大專教育。

戰後,先在父親的公司服務一段時間,然後即自行創業,於1949年4月,與叔伯堂兄在柔佛巴魯創辦郭氏兄弟私人有限公司,從事米、糖、麵粉貿易。1952至1955期間,郭鶴年考察了倫敦商品交易所與當地企業的經營方法,爾後在大馬北部設立糖廠、麵粉廠及種甘蔗等。

1970年,他在世界糖價上升之前,進行白糖期貨投機賺了不少錢,過後,他控制了大馬原糖市場的80%、世界糖市場的10%,享有“亞洲糖王”之稱。70年代,郭鶴年開始進軍酒店業,成立了香格里拉酒店集團。自1971年首家香格里拉大酒店在新加坡開業以來,先後在泰國、香港、斐濟、漢城、菲律賓、印度尼西來及中國大陸建設管理近30家大酒店。

到目前,郭鶴年在全世界共有1萬餘間客房在營業,尚有9家酒店、4000餘間客房正在興中。香格里拉集團已成為亞太區最大的酒店集團,“酒店業钜子”的桂冠又戴在了郭鶴年的頭上。郭鶴年經營的事業中以酒店業和糖業比較具形象化。

香格里拉酒店集團在新加坡、吉隆玻、曼谷、香港、斐濟和北京等地,均設有香格里拉酒店,它是亞太地區最大的酒店集團之一。如設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擁有816間客房;設在北京的香格里拉酒店擁有786間客房,設備和服務都是第一流的。此外檳城的沙洋酒店、康塔酒店以及中國西湖畔的杭州飯店,都屬於郭氏的“香格里拉酒店集團”。酒店業钜子的聲名遠超過了“糖王”的美譽。

郭鶴年沒有停步於糖業和酒店業的發展,而是以更大的氣魄,以層出不窮的手法,以縱橫馳騁的戰術,向多種行業大舉進軍,東西南北縱橫賓士,無所畏懼。郭氏兄弟集團的業務領域涉及國際、食油和麵粉製造、房地產開發、航運、採礦、塑膠製造、保險、電視等業。

其龐大的企業群分佈在加拿大、墨西哥、智利、斐濟、印尼、法國、德國、日本、泰國、香港地區、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等世界各地。近幾年來,郭鶴年大舉進軍中國大陸市場,在中國的私人投資總額已達50億美元,其項目遍佈大際南北,主要的有:在北京,有香格里拉飯店、中國國際貿易中心、北京火車站東街重建、寶華大廈、嘉裡商場有限公寓;

在上海,有虹口區重建、閘北不夜城部分重建、波特曼得格里拉酒店;在深圳,有香格里拉大酒店、頤園別墅、鵬源廣場、西麗高爾夫球場、凱豐碼頭有限公司,南海糧食工業有限公司、油脂工業有限公司;在瀋陽,有瀋陽商貿飯店、瀋陽中心;在福州有嘉裡中心、福州國際貿易中心;

還有杭州香格里拉飯店,廈門中鷺植物油有限公司,嘉裡廣西(北海)防城港深水頭,合肥嘉裡華油脂飼料公司,遼陽東方特種飼料有限公司。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來源:www.23yy.com

郭鶴年現年74歲,仍擔任著馬來西亞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及香港嘉裡貿易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其集團總部設在香港。估計其財富總值超過70億美元,是馬來西亞首富,在世界華人十大富豪中排名第八。

商場如戰場。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風雲變幻莫測。郭鶴年先生縱橫商場半個世紀,事業上屢創高峰,成功的秘訣是什麼?管理一個龐大的跨國集團有何良方妙策?做生意首先應該講信用、重友誼。他與香港太古集團合作,在中國筆銷售可口可樂;

他與印尼首富林紹良聯手,發展制糖業和麵粉業;他與香港巨富李嘉誠與日本八佰伴合作,在日本札幌興建大型共管公寓及購物中心;他還與法國最大的食糖貿易公司合作,持股三成;他還以26.5億港元向澳洲反業大王梅鋒收香港最有影響的英文報紙《南華早報》。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不要貪心,要走正路。孝敬慈母,熱愛家鄉,樂善好施。他一直保持低調的作風,不張揚,不跋扈,平易近人,在家裡,他最尊敬自己的慈母鄭格如,從來不講老母不高興的話,不辦老母不高興的事。

他母親已90多歲了,每天早上的例行工作是把一些不幸人士向社會求助的新聞剪下,然後交給郭鶴年手下的慈善基金會,一一撥出款項加以救助。他對自己的子女則要求很嚴,從不嬌慣他們。

他說:要記住,物質的東西,人死不能帶去,多留給子孫是害他們,而不是對他們好。太多的財富好像是砒霜,把砒霜點在子孫的頭頂上,不是破壞他們的頭腦嗎?但因為愛子孫是人之常情,一定給他們一些資產,讓他們有個機會站起來。

郭鶴年非常愛自己的家鄉。他說,我的心可以說分成兩半,一半是愛我生長的國家,一半是愛我父母親的老家鄉。我是百分之百地承認自己是中國血統,但我心裡還是愛馬來西亞的,那個地方也是個好國家、好社會。

我們華人在經濟環境困難的年代,很多跑到南洋,得到當地人的愛護、提拔,像提拔我的父親,提拔和愛護我的兄弟,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這一點。但我也不忘我的祖籍在中國。我的父母親都是年輕時從福建移民到海外的,他們對故鄉的感情非常深。

一九四八年,郭鶴年自新加坡萊佛士學院畢業不久後,在新加坡創辦了利克務公司,主要是經營輪船航運及一般商務,這是郭鶴年創業之始。之後,郭鶴年涉及大馬船運業,可說與此息息相關。創立公司翌年,父親郭欽鑒逝世。

郭家經過開會後,議決由他領導家族事業,並組織郭兄弟有限公司,由他出任董事經理。當時,只有廿五歲的郭鶴年便接過重擔,正式執掌家族事業,並在他的領導下,把它發展為一個龐大的商業王國。

一九六七年,郭鶴年結識印尼首富林紹良,並供應白糖給林氏旗下的布洛公司,將版圖擴展至印尼。一九六八年,他創立了旗艦公司玻璃市種植,大量種植甘蔗以供煉糖廠做原料用途。一九七○年,他在世界糖價上升前,大舉在國際市場收購白糖及投資白糖期貨。

一九七一年開始,他正式進軍酒店業,投下一億馬幣在新加坡設立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之後,他更分別在各國首都及大城市建立據點,從吉隆玻、曼谷、香港、斐濟等一路延伸至中國,並成為當地首屈一指的酒店集團。

不過,八十年代初期卻是他事業的低潮期。當時,由於世界性經濟不景,航運業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貨輪的貨運量大減,使他蒙受嚴重虧損。估計當時的損失介於一億至二億美元左右。

八十年代末期,郭鶴年決定大舉投資中國,投下數以十億計的钜資,使他成為馬來西亞企業進軍中國的開路先鋒,今日終得以分享最豐厚的回酬。

1985年,亞洲管理學院及馬來西亞銀行公會主持的“十大企業家”評選活動機構,將代表企業界最高榮譽的“金字塔獎”頒與郭鶴年。在馬來西亞,這個獎意味著非凡與驚人,他在公眾的心目中的確是一位取得了傑出成就的國際性企業家。

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如果不能良好地服務於社會,那麼他充其量不過是一個會掙錢的商人。郭鶴年不是那樣的人,他的不計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是這個國家民眾所公認的。

在郭氏家族集團內部,郭鶴年的地位舉足輕重,公司每一次發展擴大,他都是核心策劃者和決策者。他曾經受過良好的教育,好學聰慧又使他具有領袖的素質。他高瞻遠矚地關注事業,對人卻禮貌謙和。在關鍵時刻,他自有一種“綠杉野屋”般的沉靜,更有洞察細微的練達。加上他果敢精明,注重實效,郭氏家族成員無不敬重他。

郭鶴年是一個不慕虛名的人,他講話言簡意賅,做事向來踏踏實實,不像某些企業家那樣喜歡炫耀,愛當明星。他務實,不喜歡參與政治。雖然他與馬、新兩國許多要人有著深厚的私人交情,但他除了曾擔任馬來西亞駐美國大使和馬來西亞旅遊局主席等職外,極少出入政界。

1985年,馬華控股有限公司向新加坡20家銀行借款2000萬美元,按照契約規定應在1987年1月償還。但由於公司領導經營不善,到期竟無法償還。這就意味著馬華控股有限公司將面臨著被有關方面接管的厄運。

這個公司是馬華公會於1975年組建的,主要經營種植業、金融業、製造業、保險業、船運以及貿易等。馬華合作社握有馬華控股公司的22000多萬股股票,占繳足資本的30%。如果馬華控股有限公司被接管,馬華合作社便有滅頂之災。同時,這也直接影響到馬華公會的前途。

生死存亡之際,馬華公會領導經多次協商,最後決定進行全面改組,原有的10名董事統統辭職。馬華公會總主席林良實親自出馬,邀請“糖王”郭鶴年,“橡膠大王”李華生,著名律師曾華英以及玻璃市種植機構董事胡本金,由他們4個組成新董事部,郭鶴年任董事部主席,主持和領導新的馬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

經過協商,4人董事部立刻籌款償還了2000萬美元的債務,馬華控股有限公司得以存活。而他們4人中,沒有一個人進行新的個人投資人股或進行股權轉讓。此舉純粹是為了公眾,為廣大華商服務的。林良實曾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他們為華商社會服務的志願值得讚揚,同時,應該受到每一位有關人士的全力支持。”又說,“馬華領導層非常感激4位新董事挺身而出,為馬華集團服務。”

郭鶴年等人這種不計私利,力挽狂瀾的舉動博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與支持。《南洋商報》發表專論,對他們的義舉給予讚揚。郭鶴年一直與馬華公會的領袖們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1985年,馬華公會總主席、馬來西亞國會議員陳群川因不慎捲入與新加坡有關的經濟案,被新加坡法院以唆使他人失信等15條罪狀扣押候審。郭鶴年在瞭解真情後,獨自負擔巨額保釋金,將陳群川保釋出獄。這一舉動又一次震動了當地社會,引起了廣泛注目。

郭鶴年在馬來西亞,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都是舉國矚目的人物,他參與的這兩件事都與馬華公會有關。這使得他在該國廣大的華人社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985年11月,郭鶴年以私人企業家貿易代表團成員身份,隨馬哈迪爾首相訪問了中國。不久之後,他在北京投資合作興建耗資3億美元的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他永遠忘不了自己是華人,隨著中國大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郭鶴年有可能把這裡作為他投資的主要目標。

九十年代,郭鶴年更將觸角伸及傳媒及影視業。他在香港的旗艦嘉裡集團,從英國人手中收購香港英文報〈南華早報〉,使他成為當地舉足輕重的傳媒大亨;入主香港無線電視,也使他的業務版圖跨入影視業。

後來,他在中國北京投資四億八千萬美元,建造世界貿易中心,更是備受國際關注的重要投資。從九十年代開始,〈福布斯〉雜誌幾乎每年皆把郭鶴年列為亞洲十大富豪之一。根據〈澳洲人報〉在今年三月公佈的亞洲富豪排行榜,郭鶴年以四十億美元的身家高居大馬富豪榜首。

1923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柔佛巴魯市,祖籍福建省福州市蓋山郭宅村。其父郭欽鑒在16歲時從家鄉泛海到柔佛巴魯,初當店員,後與兄長經營糖、米、雜貨。郭鶴年早年念寬柔華文小學及英文中學,後轉入新加坡的萊佛士學院,因日軍南侵,無法完成大專教育。戰後,先在父親的公司服務一段時間,然後即自行創業,於1949年4月,與叔伯堂兄在柔佛巴魯創辦郭氏兄弟私人***,從事米、糖、麵粉貿易。

1952至1955期間,郭鶴年考察了倫敦商品交易所與當地企業的經營方法,爾後在大馬北部設立糖廠、麵粉廠及種甘蔗等。1970年,他在世界糖價上升之前,進行白糖期貨投機賺了不少錢,過後,他控制了大馬原糖市場的80%、世界糖市場的10%,享有“亞洲糖王”之稱。

70年代,郭鶴年開始進軍酒店業,成立了香格里拉酒店集團。自1971年首家香格里拉大酒店在新加坡開業以來,先後在泰國、香港、斐濟、漢城、菲律賓、印度尼西來及中國大陸建設管理近30家大酒店。到目前,郭鶴年在全世界共有1萬餘間客房在營業,尚有9家酒店、4000餘間客房正在興中。香格里拉集團已成為亞太區最大的酒店集團,“酒店業钜子”的桂冠又戴在了郭鶴年的頭上。

郭鶴年經營的事業中以酒店業和糖業比較具形象化。香格里拉酒店集團在新加坡、吉隆玻、曼谷、香港、斐濟和北京等地,均設有香格里拉酒店,它是亞太地區最大的酒店集團之一。如設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擁有816間客房;設在北京的香格里拉酒店擁有786間客房,設備和服務都是第一流的。

此外檳城的沙洋酒店、康塔酒店以及中國西湖畔的杭州飯店,都屬於郭氏的“香格里拉酒店集團”。酒店業钜子的聲名遠超過了“糖王”的美譽。

郭鶴年沒有停步於糖業和酒店業的發展,而是以更大的氣魄,以層出不窮的手法,以縱橫馳騁的戰術,向多種行業大舉進軍,東西南北縱橫賓士,無所畏懼。郭氏兄弟集團的業務領域涉及國際、食油和麵粉製造、房地產開發、航運、採礦、塑膠製造、保險、電視等業。

其龐大的企業群分佈在加拿大、墨西哥、智利、斐濟、印尼、法國、德國、日本、泰國、香港地區、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等世界各地。近幾年來,郭鶴年大舉進軍中國大陸市場,在中國的私人投資總額已達50億美元,其項目遍佈大際南北,主要的有:在北京,有香格里拉飯店、中國國際貿易中心、北京火車站東街重建、寶華大廈、嘉裡商場有限公寓;

在上海,有虹口區重建、閘北不夜城部分重建、波特曼得格里拉酒店;在深圳,有香格里拉大酒店、頤園別墅、鵬源廣場、西麗高爾夫球場、凱豐碼頭***,南海糧食工業***、油脂工業***;在瀋陽,有瀋陽商貿飯店、瀋陽中心;在福州有嘉裡中心、福州國際貿易中心;還有杭州香格里拉飯店,廈門中鷺植物油***,嘉裡廣西(北海)防城港深水頭,合肥嘉裡華油脂飼料公司,遼陽東方特種飼料***。

郭鶴年現年74歲,仍擔任著馬來西亞郭氏兄弟***及香港嘉裡貿易***的董事長,其集團總部設在香港。估計其財富總值超過70億美元,是馬來西亞首富,在世界華人十大富豪中排名第八。

商場如戰場。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風雲變幻莫測。郭鶴年先生縱橫商場半個世紀,事業上屢創高峰,成功的秘訣是什麼?管理一個龐大的跨國集團有何良方妙策?做生意首先應該講信用、重友誼。

他與香港太古集團合作,在中國筆銷售可口可樂;他與印尼首富林紹良聯手,發展制糖業和麵粉業;他與香港巨富李嘉誠與日本八佰伴合作,在日本札幌興建大型共管公寓及購物中心;他還與法國最大的食糖貿易公司合作,持股三成;他還以26.5億港元向澳洲反業大王梅鋒收香港最有影響的英文報紙《南華早報》。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不要貪心,要走正路。孝敬慈母,熱愛家鄉,樂善好施。他一直保持低調的作風,不張揚,不跋扈,平易近人,在家裡,他最尊敬自己的慈母鄭格如,從來不講老母不高興的話,不辦老母不高興的事。他母親已90多歲了,每天早上的例行工作是把一些不幸人士向社會求助的新聞剪下,然後交給郭鶴年手下的慈善基金會,一一撥出款項加以救助。

他對自己的子女則要求很嚴,從不嬌慣他們。他說:要記住,物質的東西,人死不能帶去,多留給子孫是害他們,而不是對他們好。太多的財富好像是砒霜,把砒霜點在子孫的頭頂上,不是破壞他們的頭腦嗎?但因為愛子孫是人之常情,一定給他們一些資產,讓他們有個機會站起來。

郭鶴年非常愛自己的家鄉。他說,我的心可以說分成兩半,一半是愛我生長的國家,一半是愛我父母親的老家鄉。我是百分之百地承認自己是中國血統,但我心裡還是愛馬來西亞的,那個地方也是個好國家、好社會。

我們華人在經濟環境困難的年代,很多跑到南洋,得到當地人的愛護、提拔,像提拔我的父親,提拔和愛護我的兄弟,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這一點。但我也不忘我的祖籍在中國。我的父母親都是年輕時從福建移民到海外的,他們對故鄉的感情非常深。

一九四八年,郭鶴年自新加坡萊佛士學院畢業不久後,在新加坡創辦了利克務公司,主要是經營輪船航運及一般商務,這是郭鶴年創業之始。之後,郭鶴年涉及大馬船運業,可說與此息息相關。創立公司翌年,父親郭欽鑒逝世。

郭家經過開會後,議決由他領導家族事業,並組織郭兄弟***,由他出任董事經理。當時,只有廿五歲的郭鶴年便接過重擔,正式執掌家族事業,並在他的領導下,把它發展為一個龐大的商業王國。

一九六七年,郭鶴年結識印尼首富林紹良,並供應白糖給林氏旗下的布洛公司,將版圖擴展至印尼。一九六八年,他創立了旗艦公司玻璃市種植,大量種植甘蔗以供煉糖廠做原料用途。一九七年,他在世界糖價上升前,大舉在國際市場收購白糖及投資白糖期貨。一九七一年開始,他正式進軍酒店業,投下一億馬幣在新加坡設立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

之後,他更分別在各國首都及大城市建立據點,從吉隆玻、曼谷、香港、斐濟等一路延伸至中國,並成為當地首屈一指的酒店集團。不過,八十年代初期卻是他事業的低潮期。當時,由於世界性經濟不景,航運業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貨輪的貨運量大減,使他蒙受嚴重虧損。估計當時的損失介於一億至二億美元左右。

八十年代末期,郭鶴年決定大舉投資中國,投下數以十億計的钜資,使他成為馬來西亞企業進軍中國的開路先鋒,今日終得以分享最豐厚的回酬。

1985年,亞洲管理學院及馬來西亞銀行公會主持的“十大企業家”評選活動機構,將代表企業界最高榮譽的“金字塔獎”頒與郭鶴年。在馬來西亞,這個獎意味著非凡與驚人,他在公眾的心目中的確是一位取得了傑出成就的國際性企業家。

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如果不能良好地服務於社會,那麼他充其量不過是一個會掙錢的商人。郭鶴年不是那樣的人,他的不計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是這個國家民眾所公認的。

在郭氏家族集團內部,郭鶴年的地位舉足輕重,公司每一次發展擴大,他都是核心策劃者和決策者。他曾經受過良好的教育,好學聰慧又使他具有領袖的素質。他高瞻遠矚地關注事業,對人卻禮貌謙和。在關鍵時刻,他自有一種“綠杉野屋”般的沉靜,更有洞察細微的練達。加上他果敢精明,注重實效,郭氏家族成員無不敬重他。

郭鶴年是一個不慕虛名的人,他講話言簡意賅,做事向來踏踏實實,不像某些企業家那樣喜歡炫耀,愛當明星。他務實,不喜歡參與政治。雖然他與馬、新兩國許多要人有著深厚的私人交情,但他除了曾擔任馬來西亞駐美國大使和馬來西亞旅遊局***等職外,極少出入政界。

1985年,馬華控股***向新加坡20家銀行借款2000萬美元,按照契約規定應在1987年1月償還。但由於公司領導經營不善,到期竟無法償還。這就意味著馬華控股***將面臨著被有關方面接管的厄運。這個公司是馬華公會於1975年組建的,主要經營種植業、金融業、製造業、保險業、船運以及貿易等。馬華合作社握有馬華控股公司的22000多萬股股票,占繳足資本的30%。

如果馬華控股***被接管,馬華合作社便有滅頂之災。同時,這也直接影響到馬華公會的前途。生死存亡之際,馬華公會領導經多次協商,最後決定進行全面改組,原有的10名董事統統辭職。馬華公會總***林良實親自出馬,邀請“糖王”郭鶴年,“橡膠大王”李華生,著名律師曾華英以及玻璃市種植機構董事胡本金,由他們4個組成新董事部,郭鶴年任董事部***,主持和領導新的馬華控股***董事會。

經過協商,4人董事部立刻籌款償還了2000萬美元的債務,馬華控股***得以存活。而他們4人中,沒有一個人進行新的個人投資人股或進行股權轉讓。此舉純粹是為了公眾,為廣大華商服務的。林良實曾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他們為華商社會服務的志願值得讚揚,同時,應該受到每一位有關人士的全力支持。”又說,“馬華領導層非常感激4位新董事挺身而出,為馬華集團服務。”

郭鶴年等人這種不計私利,力挽狂瀾的舉動博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與支持。《南洋商報》發表專論,對他們的義舉給予讚揚。郭鶴年一直與馬華公會的領袖們保持著良好的關係。1985年,馬華公會總***、馬來西亞國會議員陳群川因不慎捲入與新加坡有關的經濟案,被新加坡法院以唆使他人失信等15條罪狀扣押候審。郭鶴年在瞭解真情後,獨自負擔巨額保釋金,將陳群川保釋出獄。這一舉動又一次震動了當地社會,引起了廣泛注目。

郭鶴年在馬來西亞,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都是舉國矚目的人物,他參與的這兩件事都與馬華公會有關。這使得他在該國廣大的華人社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985年11月,郭鶴年以私人企業家貿易代表團成員身份,隨馬哈迪爾首相訪問了中國。不久之後,他在北京投資合作興建耗資3億美元的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他永遠忘不了自己是華人,隨著中國大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郭鶴年有可能把這裡作為他投資的主要目標。

九十年代,郭鶴年更將觸角伸及傳媒及影視業。他在香港的旗艦嘉裡集團,從英國人手中收購香港英文報〈南華早報〉,使他成為當地舉足輕重的傳媒大亨;入主香港無線電視,也使他的業務版圖跨入影視業。

後來,他在中國北京投資四億八千萬美元,建造世界貿易中心,更是備受國際關注的重要投資。從九十年代開始,〈福布斯〉雜誌幾乎每年皆把郭鶴年列為亞洲十大富豪之一。根據〈澳洲人報〉在今年三月公佈的亞洲富豪排行榜,郭鶴年以四十億美元的身家高居大馬富豪榜首。

來源:www.23yy.com

覺得如何?

評分一下!

平均評分 0 / 5. 人數 0

未有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