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語句
1、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4、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孝經。天子章》
5、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
6、讀書貴能疑,疑乃可以啓信;讀書在有漸,漸乃克底有成。——《格言連璧》
7、亡羊而補牢,未爲遲也。 —— 《戰國策》
8、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9、爲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1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
11、不積跬(kuǐ)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1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
1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14、精誠所至,金石爲開。 ——《後漢書》
15、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晉書》
16、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戰國策》
17、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18、魚離水則鱗枯,心離書則神索。
19、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周易》
2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21、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荀子》
22、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後漢書》
23、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
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2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志》
26、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27、駑馬十駕,功在不捨。——《荀子》
28、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
2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
30、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31、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3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33、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34、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
35、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36、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7、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孫子兵法》
38、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宋朱熹讀書之要》
3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40、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論語子罕》
41、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
42、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43、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論語》
44、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
45、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
4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47、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48、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
49、道不同,不相爲謀。——《論語》
5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5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2、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53、有真才者,必不矜才;(www.on9tool.com)有實學者,必不誇學。——《格言連璧》
54、見侮而不鬥,辱也。
55、多行不義必自斃。
56、行成於思,毀於隨。——唐·韓愈《進學解》
57、哀哀父母,生我劬(qú ,過分勞苦)勞。
58、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選自韓愈《師說》
5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60、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
61、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
62、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63、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6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
6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生主》
66、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6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
68、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6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7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71、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72、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73、人而無儀,不死何爲。—— 《詩經風相鼠》
7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7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76、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77、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孔子家語·六本》
7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
79、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淮南子說林訓》
80、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8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82、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孟子》
83、滿招損,謙受益。 —— 《尚書》
84、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85、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86、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三國志》
87、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88、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史記留侯世家》
89、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9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傳》
91、聞過怒 聞譽樂 損友來 益友卻——《弟子規》
92、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三國志》
93、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詩經》
94、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孟子盡心上》
95、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96、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97、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
98、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
99、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
100、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101、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論語》
102、天下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老子》
103、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荊軻刺秦王》
104、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
105、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106、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
107、報國之心,死而後已。
10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109、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110、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
111、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
11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113、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禮記》
114、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115、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史記報任少卿書》
116、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清《增廣賢文》
1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118、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論語爲政》
119、日日行不怕千萬裏,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明·呂坤《呻吟語·應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