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成功出發

從小成功出發 1
0
(0)

文/陳向東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所以,每個人都想走不同的路,走自己的路,走出有特色的路;每個人都是相同的,所以,每個人都得走相同的路,走共同的路,走在一起走的路上。時間節點不同,空間方位不同,主觀認知不同,每個人就會更多地被貼上和別人不同的標籤。但不論時過境遷,萬物輪迴,還是朝代興衰,每個人匆匆來匆匆過的路徑卻也大致相同。一方面,每個人都要做最好的自己;另一方面,每個人都要學習最好的,以能更好更快地成長。

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不同的,不同的父母,不同的鄉鄰,不同的空間;每個人生下來都是相同的,有血有肉,有家有愛,有哭有喊。慢慢地,有些人開始走得更快,更得更穩,走得更加堅定,有些人走得總是那么扭扭歪歪,呲牙咧嘴,蒙蒙撞撞。作為一個生命,每個個體都有渴望,都有欲求,都有夢想,都如同自燃物般,總會有機會靠自己就可以熊熊燃燒。所不同的是,有些人慢慢喪失了自燃的能力,必須得靠別人點燃才能燃燒;有些人完全消失了燃燒的能力,成為了徹底的純粹的完全的不燃物,任你萬般懇請,憑你柴火盡燒,任你眉頭緊鎖,憑你“哪吒鬧海”,他自巋然不動。

為什麼剛開始人們都一樣,到了後來,任何人的差異如此巨大呢?有人說,因為有人聰明,有人愚笨。但歷史上,為什麼那么多聰明的人後來都沒有大的作為呢?錢鍾書說,“自以為聰明的人做事情很難成功,原因有二:一是不願下笨功夫;二是他們沒有找到他們價值體系中最重要的事情去做,卻去做一些在他的價值觀體系中不怎么重要的事情。所以他們內心缺少全力以赴的動力。”有人說,因為有人家庭背景好,有人家庭背景差。但歷史上,為什麼會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為什麼人們會嘲諷某些官二代,為什麼人們特喜歡“屌絲逆襲”?王安石在《題張司業詩》寫道,“蘇州司業詩名老,樂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看來,後來人們的差異是因為“崎嶇”程度不同,是因為“艱辛”付出不同。

到這時,我們緊接著要問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有人願意忍受“崎嶇”,為什麼有人願意付出“艱辛”,為什麼有人願意“頭懸樑,錐刺骨”,為什麼有人願意聞雞起舞,頓學累功?我想,最為重要的是每個人的成就動機不同吧。有人想乾一番大事,成就一番事業,那就會給自己一個較高的目標;有人想舒適和安逸,開開心心過日子,那就會給自己定一個適中的目標;有人連自己都不相信,自暴自棄,自怨自艾,破罐子破摔,就不會設定任何目標,也只能是隨波逐流罷了。

什麼樣的人才會給自己設定較高的目標呢?或者說,什麼樣的人才會給自己設定更高的目標呢?自然的邏輯推理肯定是那些曾經實現了較低目標的人們吧。如果一個人總是受挫,從來不知道成功是何物,很難想像他會期待著越來越高的目標。如果一個人成功地做了一件事情,體悟了成功的喜悅,自然也會想去擁有更多的成功。當不斷去追逐自己的更高目標的成功時,就會養成一種要實現更多成功的核心習慣。《習慣的力量》一書中寫道,能成為核心習慣的核心原因就是所謂的“小成功”。“小成功其實是細微優勢的穩定運用,一旦一個小成功完成了,就會推動下一個小成功的出現。小成功能夠帶來改造性的變化,因為它能夠將細微的優勢轉變為一種模式,讓人們相信更大的勝利即將到來。”“小成功並不會以整齊直接、連續的形式出現,不會每一步都讓你確切地感到自己在靠近設定好的目標。更常見的是,小成功零散分布,就像那些微型實驗一樣,測試關於阻力和機會的深層理論,並發掘出情況有變之前未被察覺的資源和障礙。”

覺得如何?

評分一下!

平均評分 0 / 5. 人數 0

未有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