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真正刻苦的人不多,人們有著同樣的理念:什麼事都應隨大流,人生也不例外。認為只要大多數人普遍是那樣生存的,那么這種狀態就是正常的,因此對自己碌碌無為地混日子便心安理得。我曾與身邊的同事丶朋友交流過,他們絲毫沒有感覺那種”仨飽一個倒兒”地混日子,對社會是種負擔,對自己是在浪費生命。那么,造成這種不良隋性的原因,我想大體有四個方面:
一丶你丶我丶他大家都不刻苦,彼此彼此。大家的行為相互影響,誰也甭說誰,要說區別,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倘若有人對工作丶學習丶生活真的刻苦起來,或者被嘲諷為精神有毛病,跟人不一樣;或者被視為另類而遭到疏遠。他們認為:”拼死拼活地工作學習,犯不上!”,”當那么大的領導丶管那么多的事得操多大的心?費多大的力?自己又享受不著,不值!”。
二丶現在生活好了,用不著刻苦了。改革開放20年,人們的生活水平的確提高了一大截。溫飽之後正在朝小康邁進,這種不愁吃丶不愁穿的日子,再加上富豐多彩的文化生活,真的讓很多人小富即安丶不求上進了。反之,他們倒對那些不滿足現狀,為追求更高丶更完美的人生目標而執著奮鬥的人不理解。”輕輕鬆鬆地上班,啥事不管丶啥心不操,看看報紙丶喝點小酒丶打點小麻將,再回家看看電視…..”這是當今社會多數人的心理。
三丶不懂得刻苦是工作丶學習取得成績的重要保障。世上絕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容易事,無論什麼人,也無論什麼事,要想取得成功,取得好結果,沒有不是以超出常人的辛勤汗水,去刻苦奮鬥才獲得的。事實上,有很多人為追求自已的理想,在默默地刻苦奮鬥著。愛迪生曾形象地說過:”天才,就是98%的汗水和2%的靈感”。 航天英雄楊立偉以及他身後那些默默無聞的航天科學家,甚至是付出了100%的汗水,才取得了”神舟五號”的首發成功;在前不久的雅典奧運會上,我國健兒勇奪32塊金碑,使我國成為世界第二體育強國。當奏響”義勇軍進行曲”丶升起五星紅旗丶為國爭光的運動健兒熱淚盈眶時,我們不難猜測:這每一塊金牌中,無不飽含著健兒辛勤的汗水。很難構想,沒有平時的刻苦,到時就能奪牌?就能航天?
四丶誤以為刻苦會對人的身心帶來損害。刻苦就不是一般,就是超出常人丶常量。無論是工作丶學習還是搞其它事業,只要不超過人體的負荷極限,就不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相反,因其”鑽進去”了,還會苦中得樂;因其”用進廢退”,還會增強身體某些部位的機能。據有關專家統計,古今中外那些刻苦成才的科學家丶藝術家,大多數比一般人健康長壽。據網上介紹:最近,美國《流行病學與大眾健康》雜誌,發表了哈佛大學的科學家最新的一項科研成果:人的智商越高,成年後就越不易生病。他們曾對633名7歲兒童的智力與健康情況,進行了30年的跟蹤考察,結果發現那些刻苦學習丶智力超群的孩子,長大成年後,很少受糖尿病丶哮喘丶關節炎丶心血管病及癌症等常見疾病的襲擾。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他中學時就確立了要從事”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因為有了這一遠大的人生理想,他比其他的同學學習得更刻苦,因而學習成績也更優秀。後來他考入波恩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法律,獲博士學位,此後,即投入當時的革命活動。他一生刻苦讀書丶刻苦寫作,先後用了四十年時間,完成了其巨著《資本論》。為此,他的生活常陷於貧困之中,有時甚至沒錢買麵包和看病,幸而有好友恩格斯的接濟,使他得己完成自己的偉大事業。他曾說:”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丶沿著陡峭山路登攀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馬克思正是這樣一位終生刻苦的典範。
我國明代著名學者談遷,是一位家境貧寒的讀書人。29歲時他開始編寫一部名為《國榷》的歷史書,他起早趟黑丶勤奮刻苦。有一次為求借一份資料,他徒步一百多里。經過27年的嘔心瀝血,六易其稿終於完成,但不幸的是,書稿竟被小偷所盜,多年的心血付之東流。但是他沒有因此灰心失望,而是從頭開始。這時他己56歲,自覺時間不多,於是比以前更加勤奮刻苦。又經過10個春秋的晝夜兼程寫作,累得眼花了丶頭髮白了,但終於以更詳實豐富的資料再次完成了這部光輝的歷史著作。後人總吉他的成功,全在於他的堅強意志和刻苦精神,實在令人感動和欽佩!
如果您不想平平庸庸地混一生,那么,請您遠離市俗,更勤奮刻苦地創造自己美好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