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琪
今天要講一個關於自我的故事,這類的故事很多,信手拈來,一個年輕讀者給我講過她的經歷。
這是個八零後的女孩兒,就叫她小蕾。讀書不錯,成績本來可以考北大的,但小蕾喜歡唱歌,決意去考某二線師範音樂專業。父母家人覺得小蕾外貌條件一般,以後很難走明星之路,苦苦勸說,甚至打罵哀求。
但小蕾卻覺得,只要自己夠努力,就一定能用聲音去征服那些看重外貌的人,闖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明星道路。
這很容易發展成一個典型勵志故事,足以感動萬千少男少女。但放到現實裡面,我們卻可以判斷出她最後成功可能性有多大——十萬分之一可能還是樂觀估計。
小蕾當然沒成功,事實上,沒到大三她就退學了。原因簡單,她受不了身邊有這么多漂亮姑娘對她的外表指指點點。在普通人群里,小蕾雖不好看卻也不醜,可進了未來明星的圈子,卻成了真正的異類。
小蕾不想做異類,更受不了被人嘲弄,於是決定退學。這一次家人父母又站在了反對面。他們覺得,既然花了那么多時間精力進了大學,無論如何也要讀完,拿一個文憑出來。
可小蕾卻不理會,她覺得只要自己努力,大學文憑壓根沒有用。於是一意孤行的退學,開始想在酒吧做駐場歌手,但長的不好看又唱的一般,幾次被客人喝倒彩後,她就決定放棄唱歌,找工作上班。
家人費盡心機,到處托關係,終於給她找了個事業單位的穩定工作。小蕾去上了半年班,感覺很不適應。因為事業單位,大家都是關係戶,靠的就是巴結奉承上司。
而小蕾是一個非常自我的人,她這輩子都沒有奉承過人,她覺著如果做人要靠拍馬屁才能生存,那還有什麼意思呢?
幾次和上司頂撞吵架後,小蕾憤然辭職,按她的話說,只要有能力,哪兒不能吃飯。家裡人到這時候,已經沒辦法再管她,只能任由小蕾折騰。
小蕾在人才市場左衝右突,先去應聘外企。可外企看重文憑和個人資歷,像她這樣讀書沒讀完,幹活又半途而廢,還沒工作經驗的,怎么看的上。碰壁後,小蕾只好降低要求,去申請私營企業管理的工作。
可問題是,所有私營企業的管理層,都是從內部提拔的,小蕾這樣的三無產品,居然一來就要做管理當別人上司,這簡直天方夜譚。
三番兩次未果後,小蕾被現實碰的頭破血流,最後無奈,只能找了個小私企的採購員工作。按理說,認識到自己社會地位的小蕾,應該好好工作,進修自己,以期未來的發展。
但最大的問題卻出現了,小蕾發現採購經理在業務里有中飽私囊的行為。其實,這種家族企業里,採購經理本就是老闆親戚,所以拿些提成和灰色收入,老闆也睜眼閉眼。
小蕾卻受不了,專門寫了個報告揭發此事。採購經理知道後,卻也不難為她,只說,小蕾如果願意一起乾,灰色收入有她一份。而就算不一起乾,也不需要小蕾簽字負責,只當不看見,就能保她工作安穩。
小蕾卻在全體職員會議上,把採購經理的事情給抖了出來,因為她覺得自己是對的。
結果呢?採購經理被迫停職三個月,然後官復原職,而小蕾卻被老闆娘找了個藉口辭退了。在家族企業里,打死不離親兄弟,寧與家奴不給外賊。
所以,在現實里碰的頭破血流,年過三十的小蕾,只好灰溜溜的回到家裡,做起了啃老族。她不想再去工作,甚至怕見外人,成了個真正的失敗者。
中國人很善於矯枉過正,在短短几十年內,這個民族從嚴重缺乏自信,到八零後一代的過於自我。先輩們把所有的一切都交給組織,而八零後開始,卻把自己當做世界的中心。
實際上,兩者都是錯的。
最近有本出名的電影,叫做《艋舺》。電影好壞無需討論,但裡面,黑幫老大卻說了一段話:“風往哪個方向吹,草就要往哪個方向倒。年輕的時候我也覺得自己是風,到處追逐夢想。但被碰的頭碰血流之後才明白,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是草。”
這是全片中,最有勢力的黑幫老大所說的。同樣,這也是該電影導演鈕承澤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