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萬一”嚇跑
文/九四三
網路上流傳著這樣一段文字:18歲讀大學,問你理想是什麼,你說環遊世界;22歲讀完大學,你說找了工作以後再去;26歲工作穩定,你說買了房子以後再說;30歲有車有房,你說等結婚了再帶老婆一起去;35歲有了小孩,你說小孩大一點再去;40歲孩子大了,你說養好了老人再去,最後,你哪兒也沒有去成功。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很容易把未知的事物想得很艱難,把自己困住。曾經,我被自己的想法困住許多次。現在回頭看看,總覺得那些恐懼其實沒有根據,也沒有必要。
第一次上網購物前,我以為網路購物非常危險,生怕要是遇上了“萬一”,“萬一對方收了款卻拒絕寄貨給我,豈不當了冤大頭?”“萬一收到瑕疵品,對方又拒絕讓我退貨怎么辦?”“萬一對方是詐欺集團,那我的個人資料會不會外泄?”於是遲遲沒有嘗試。但後來漸漸發現上網買東西比逛街方便很多,於是開始習慣另一種實體以外的購買方式,而且覺得不必出門好便利。
第一次出國旅行前,我以為出國旅行很難,不但人生地不熟,而且深信必須具備用英語對答如流的程度才能問路。所以剛開始只想做個跟屁蟲,跟著朋友排好的行程走,當個走馬看花的觀光客。
“萬一迷路了,會不會露宿街頭?”“萬一別人聽不懂我問路怎么辦?錯過火車是不是就永遠回不了國?”後來我發現出國旅行並不如旁人說的那么困難,於是開始以自助旅行的方式闖蕩世界,至今也糊裡糊塗走過五大洲,要是沒有踏出第一步,也不會有那么多難忘的體驗。
所以實際的情形,總是和嘗試前的空想不一樣。演講時,我常常被問到同樣的問題:出國旅行或女生一個人旅行,如果發生萬一呢?我喜歡這個回答:“為什麼要為了萬分之一,而放棄萬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呢?如果做好萬分之一的預防準備,是否就不必放棄原本很棒的人生經驗呢?”
如果過馬路發生車禍的幾率是萬分之一,是不是就要為了萬分之一的危險,而每天死守在家不出門?還是過馬路前留意停看聽?如果我選擇了最安全的途徑,不離開自己的舒適圈,不出門旅行看看這個世界,可能到了今天,我還是以為金髮碧眼的外國人都講英文。
與其“恐懼”,不如做好萬分之一的準備,去享受萬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開心,我希望將來有一天,當我老得走不動時,看著充滿世界各國回憶的照片時,對自己說:“還好!趁年輕時去過了。”而不是怨嘆:“為什麼當年我沒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