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在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亞,有一個魚桿和魚簍的故事廣泛流傳。
有兩個年青人外出旅行,由於迷路而越走越遠,到了一個人跡罕至的處所。這個地方間隔最近的村鎮也有幾百公里。
眼看著所帶的食品就快沒有了,而要返回是不可能了。
正在失望的時候,他們碰到了一個釣魚的老人。老人手裡拿著一個釣魚桿,魚簍里有一些魚。他們立即向老人求救。老人說:從這裡出去走到有人煙的處所,至少有七天的路程,我手裡的兩樣東西分頭送給你們,請你們自己看著度過難關吧。
老人請他們自己選擇,要么要魚簍里的那些魚,要么要釣魚桿。年紀大些的要了魚簍里的魚,他說:我沒有力量去釣魚了,我吃著這些魚回去了。
他拿了魚簍就上路了。年青一些的拿了釣魚桿以後,心裡想,有了釣魚桿就去找有魚的地方釣魚,也沒有問題。他很愉快地從老人手裡接過釣魚桿就上路了。幾天過去了,拿了魚的那個人把魚吃光了,但是他僅僅走了一半的路程,在他要開始下一半路程的時候,他就餓死在了路上。
而拿了釣魚桿的人呢?他拿了釣魚桿以後,就尋找能夠釣魚的地方,當他間隔有魚的地方,還有十幾公里的時候,他再也爬不動了,他也餓死在了路上。
很多年以後,又有兩個年輕人同樣由於迷路,到了這個人跡罕至的地方,同樣,在他們山窮水盡的時候,碰到了一個老人,老人手裡有兩樣東西,一是釣魚桿,一是有一些魚的魚簍。他們向老人求救,老人依然是分頭送給他們每人一樣東西以後就走了。
兩個年青人是好朋友,他們在一起商量,說:我們不能離開,兩個人的力氣和智慧肯定比一個人大,我們共同吃著這些魚,去尋找釣魚的地方,一邊釣魚,一邊向有人煙的地方靠近就有救了。
果然,在魚簍里的魚將要吃盡的時候,他們找到了釣魚的地方,他們一個上午就釣了十多斤魚。而後,他們把釣的魚曬成魚乾,向著來路走。不久又發現了釣魚的地方,他們又釣了很多魚。
十幾天以後,他們勝利地從死亡之地突圍,回到了動身的處所。
澳大利亞人把這個故事,作為他們民族的座右銘,告知自己的子孫們,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精誠合作,而不要自私狹隘。
澳大利亞人因而以精誠合作而馳名於世,他們有一句格言是家喻戶曉的:合作可以把勝利無窮地放大,自私狹隘只會毀掉前途。
同樣是一種狀況,同樣兩個年輕人,同樣的幾條魚和一根釣魚竿。不同的人以不同的理念,遭受絕然不同的結局。這個故事有多么的感人,又有多么的啟發人。我們每一個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會遇見這樣那樣的坎坷,而如何面對眼前的坎坷,卻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這兩對青年的遭遇深刻地教育了我們。在困難面前,我們是挺然前進還是退縮,這才是我們每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