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看了東方衛視的專題節目,《東方直播室》看到了一次關於,一位中年的,出身於農村的碩士研究生,因為找不到工作,回農村種地的事實。
近日,我又讀到一份媒體的調查報告:三千多名受訪者中,約75%的受訪者認為家庭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個人的職業發展,同時,只有近三成的受訪者,認可奮鬥能改變人生。這也就意味著,十個人當中,只有三個人認可奮鬥的意義,相信奮鬥能夠將他們從父輩的人生軌跡中帶離,從而得到比父輩更優越的社會地位與職業發展。
這是一個令人心酸的調查結果,在我們倡導,用知識與奮鬥來改變命運的同時,很多人在努力過後,依然發現,現實境況是如此的難以改變、如此的無力,並且它所給予人的失望與無奈卻又是如此的沉重。
這種社會地位、職業發展上的“世襲”,是社會階層固化的體現,中國當下社會階層的分化與固化,正逐漸描繪出一幅凝滯的圖景,下層社會向上層社會流通的渠道,日趨狹窄,“貧二代”實現翻身做“富一代”的夢想,變得遙不可及而又萬分艱難。
曾經被改變命運的不二選擇——教育,它所推動社會流動的能力已陷入低潮,當社會正在對教育體制不斷質疑時,大家已經逐漸發現,中國當下的教育體系,已經無法承載寒門子弟們,一躍龍門的夢想了,貧困的“世襲”已經變得頗為無奈的事情。這種“世襲”並不只是從大學畢業後,走上社會的那一刻開始的,從我們考大學、考高中,甚至是進入幼稚園的那一刻,這種“世襲”就開始如影隨形。
強者從一開始就占據了豐厚的資源,從而一路領先,而弱者,必須付出難以計數的努力,也許才能和先天的強者“坐下來一起喝咖啡”。
記得教育學者楊東平。在對中國高等教育的公平問題,進行調研時所得出的結論:中國國家重點大學裡的農村學生比例,自1990年代就開始不斷滑落。這個結論意味著,個人的出身,同受教育水平之間的聯繫愈發得緊密,個人命運,依靠接受教育來轉變也就愈發的艱難了。
這是一個越來越多的人,所能感受到的普遍現實,社會各個層面,都在呼喚教育公平,然而決心與口號都是如此明亮的時候,現實境況還是令人失望。前些時,曾竟有人提到過的麻城課桌事件,它反映出了城鄉教育之間的巨大差異,這些情況不只出現在農村,城市裡的邊緣群體,也在承受著教育不公平的種種。
而近期,就隨遷子女異地高考的條件,所引發的爭論,所揭示的,正是招生中以戶籍來區別對待的不平等現象。一個為城市的發展做出多年貢獻的群體,他們的孩子在高考時,卻因戶籍、父母有無穩定工作等等原因,諸多受阻,甚至連參加高考的資格也岌岌可危,這是極其不合理的。
一直以來,我們在教育公平方面,可以說是舉步維艱,對於盤根錯節的現狀,也許會有人企盼一場轟轟烈烈、徹徹底底的變革,能一下子將一切都變得美好順遂,這是童話。
就連著名人文學者,魯迅,周作人研究專家錢理群,在致力於基礎教育的改革時,對於自己的“屢戰屢敗”,他也認為教育的本質是潛移默化的,教育的改革也要遵循“慢而不息”和長期奮鬥的原則。促進教育公平,進而暢通和拓寬社會下層向上層流動的通道,這將是一場長期的戰役,在這場戰役中,最可悲的並非是這個過程,所要消耗的時長,而是在這個過程中,眾多期望的打碎和夢想的泯滅。就像一開始就提到的那份數據一樣,十個同行者中,只剩下為數不多的三人堅信奮鬥的重要,堅信夢想還有實現的可能。
其實,現實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夢想的打碎,如果你屈服,那你就永遠只能臣服於叫做“命運”、“出身”的這些東西。很多沒有從父輩那裡繼承到財富、地位的人們所面臨的情況大多是:現實很沉重,未來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