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侖
世界上有兩種人生,第一種叫過日子,95%的人在重複這種人生,每天你不討生活就得餓死,這是社會的絕大多數。但還有5%的人過的是第二種人生–挑戰命運,創造生活,改變自己的未來。這些人進入另外一個氣場,衡量他們的是非標準也不大一樣。比如馮小剛今天下了班沒陪老婆孩子,輿論會說他不對嗎?大家都不說。但是你下班不陪孩子,很多人都會說你。
年輕人開始創業時,很多人是在幻想著能有第一種人生的安定,能極好地控制風險、成本,然後期盼著第二種人生的輝煌、成就。這兩件事是不能放在一起談的,就像我碰到一些人,他們總說創業不容易,那你就換一種活法,換個容易的活法,不去創業不就得了。如果你要創業,又想能按時上下班,基本上這件事情不會實現。
年輕人肯定會有很多困惑,並不是很確定自己要過第一種人生還是第二種人生,這時候該怎么辦呢?我也有小孩,他曾經也一樣困惑。有一年過生日時,我跟他講了一番話,就像我剛才講的一樣:第一種人生和第二種人生。我告訴他,如果你想過第一種人生,遇事就要多聽老師的、爺爺奶奶的,他們講的基本都對。但你如果打算過第二種人生,有些事就可以自己拿主意。比如想請假,卻怕被老師說,沒事兒,我幫你,反正我們沒幹壞事,我們有別的事要去做。如果想過第二種人生,那么對於一些規範的、常識性的東西,你並不一定要百分之百地認同,而要逐步擁有自己的判斷,建立獨立的判斷系統。這樣你就會慢慢建立起一種挑戰模式,並開始應對挑戰。創造應對創造,變化應對變化,循環往復,你就會從常規的軌道中慢慢脫離出來。
應該說,我個人的經歷跟大部分人是一樣的,讀研究生,工作,讀博士,再做生意,本來很平常。突然因為一個變故,我開始流浪、打工,然後自我折騰,開始了第二種人生。但這件事不是我設計的,是突然有這個變故,促成了我人生的另一個起點。所以,我覺得大家應該把自己決策著的每一件事當成人生的起點,然後學習怎樣在這個過程中應對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