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傾聽生命行走的聲音》有感
花兒的生命行走,是養精蓄銳,為那最後的芬芳的綻放;
羊兒的生命行走,是躲避迫害,為那最終的羊群的繁衍;
雲兒的生命行走,是互相依靠,為那凝聚後的造福大地;
楊木樁的生命行走的聲音,不如花陽雲那么引人注意,它靜靜地,悄悄地邁動自己永不止步的步伐,前進著,那聲音,易宗明這位作者,這位靜聽者聽到了,聽到它:從黑乎乎乾枯乾裂皺巴到與風雨結伴為友,歡暢友誼之歌;聽到它,從被人遺忘,偶爾用來晾曬物品到成為帶來“奇象”的靈物;聽到它,從無生命的拐棍到飽脹著生命汁液的生物,太多太多的聽到後,我不禁為之動容,發出感嘆——“由一截枯木樁成為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這之間是怎樣的生命行走啊!”
的確,楊木樁的生命行走生命旅程的奇蹟,儘管這種奇蹟的發生,有人會不在意地稱其為“偶然”,可誰又能否定它是一種必然呢。心中有堅定的信念,有“我要成功”的決心,把敵化為友,並進一步化為身體一部分的堅定,奇蹟自然可以創造。
抬頭,看到已轉了無數圈的秒針,它仍然“不消停”地走著。記起一個有關於鐘的小故事:時針,分針為秒針抱不平。認為它太辛苦每天忙忙碌碌的,而最終換來的結果是人們往往會忽略掉它。然而,秒針依然不為所動,仍按自己的行走方式,拼上自己的一生。這樣的秒針,這樣的生命行走與楊木樁何其得酷肖!用自己的生命行走,感受堅毅,感受永不言棄,感受拼搏。分針時針可能永遠也感受不到秒針跑得暢快淋漓的興奮與喜悅。因為他們採取了放慢生命腳步。正如生活與學習上,有點同學,得過且過,讓生命行走放慢。這不得不承認,也是一種行走的方式,但只能是如文中的小棗樹般被動接受生命的行走,無法聽到悠揚美妙的生命行走之歌。
傾聽生命的行走,原來我們可以不是小棗樹,而是如楊木樁般,永不言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