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裡老屋拐角處的屋檐底下,鑲著一塊青石板。每逢下雨的時節,雨水會順著屋檐匯集而下,滴在青石板上。
那年月,沒有電視、報紙,可閱讀的書籍也很少,除了教科書之外,幾本搜刮來的小人書早已滾瓜爛熟。沒有喜歡的娛樂消遣的時候,坐在小板凳上發獃,也是一項可以反覆運用的消遣方式。
發獃並不需要十足的場景。你只需把心收攏,把眼光投向一個固定物,或者射向那遙遠的未知,一切便安然就緒。一個人的時候,我常對著天空發獃。而在這樣的一個雨季,足不能出戶,又無一件饒有興趣的事可做,那么,發發獃便是最好的選擇了。
雨,時常會攪擾我的靜默。雨點們就像一隻只小蝌蚪一樣,擠進我的視線。屋檐下的地面,經過雨點的多次擊打,已經形成了一條細長的溝壑。而那塊青石板,似乎沒有絲毫的損傷。雨點掉落在它的表面,又被無情地彈射回來。“滴水穿石”忽然躍入我的腦海。如果可以,那又需要經歷多少歲月的敲打呢?我暗自思忖。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青石板依舊完好如初。因為求學,我離開了家鄉。在那些離鄉背井的日子裡,我的心變得浮躁與忙碌。漸漸地,故鄉遠離了我的視線,同時遠離的還有那些發獃的日子裡的一個個遐思。
多年之後,我忽然想起了那塊青石板。只是不知道它是否一如從前那樣完好無損。於是,借著一次探親的機會,我終於解開了心中的謎團。
青石板還在原地。只是在雨水“滴答”的地方,明顯出現了一些“凹”痕。
很多時候,僅憑我們的肉眼,並不能立即看不出事物的某些細微變化,但是時間就像是一架高倍顯微鏡,讓我們能清晰地感知事物任何最細微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僅反映在事物的表面,也體現在事物的內在特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