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道榮
他的朋友越來越少了了。年輕時,他也結交了很多朋友,朋友給了他友誼、幫助和溫暖。和朋友在一起,讓孤身在外的他,一點也不覺得孤獨。他堅定地以為,他和每一位朋友的友誼,都永不會終結。
大學畢業那年,他卻和最好的朋友,分道揚鑣。朋友是他的同學,是他跨入大學校門結識的第一個朋友,是真正的鐵哥們。他們的友誼,維持了四年,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甚至將飯菜票伙在一起用,不分彼此。他們甚至約好了,在同一個城市尋找工作,最好在同一個單位,將來的家也安置在一起。
他先找到了工作,簽好了契約,是一家國企,同學們都很羨慕他。朋友的單位卻一直沒有著落,他為朋友著急,每天陪著朋友四處投簡歷,面試。功夫不負有心人,總算在畢業之前,朋友的工作有了眉目,是一家外企,而且是世界500強。關鍵的最後一場面試那天,朋友照例請他陪著一起去,他卻拒絕了,他推說有事。
晚上,朋友帶來了好訊息,被那家500強企業錄取了。他很勉強地擠出了一絲笑容,然後就藉口身體不舒服,提前告辭。他知道,朋友終於謀得了一份好差事,他應該高興才對,但不知道為什麼,他就是笑不出來,反而心裡有一種莫名的失落和苦楚。從那以後,他總是以各種理由,拒絕朋友的邀請,甚至在畢業晚會上,他也想方設法,避開和那位朋友照面。朋友打電話來約他,他也講不了幾句話,就藉口忙,掛斷了電話。他們的聯繫,越來越少了。
他們在同一個城市工作,相距只有幾公里,他卻沒再和他碰過面。偶爾從別的同學口中,得知他的訊息,升主管了,被送到國外培訓了,年終獎拿了多少,等等關於朋友的好訊息,他聽了都內心酸酸的,總是趕緊找個話題轉移開。他和朋友的友誼,就這樣毫無徵兆地終結了。
他有了新的朋友,新的友誼,是他的一個同事。兩個人差不多同時進企業,性格也差不多,都來自農村,職位、工資收入也都不相上下,而且,兩個人都感到有點鬱郁不得志,這使兩個人有了更多共同的語言。下班之後,兩個人總是泡在一起,有段時間,他們非同尋常的友誼甚至被人誤解,兩個人是否是“同志”。對別人的議論。他不屑一辯,在他看來,他們根本不懂得什麼是友誼。
有一年,單位搞競爭上崗,他和朋友都報名參加了。兩個人互相勉勵,互相加油鼓勁。幸運的是,兩個人都競選成功,他擔任技術部副主任,朋友當上了辦公室副主任。那一晚,兩個人喝了很多酒,相約這輩子共榮辱,齊進退,共同打出一片天地。
時間在慢慢地流逝。轉眼,他們走上中層都若干年了。那年,單位又提拔一批幹部,他和朋友都是極具競爭力的對象。通過民主公開演講,民主測評,組織考察,最終,朋友順利轉正,當上了辦公室主任,他卻未能如願。
他的心理再一次失衡。他沒有參加朋友舉辦的慶祝聚會。從那以後,他也總是處處躲避著朋友,偶爾碰著了,他也總是禮節性地打招呼,刻意保持著距離。在一些私下的場合,他對辦公室的工作表現出強烈的不滿,有一次甚至沖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拍起了桌子。他的矛頭,顯然都是衝著辦公室主任——他的朋友來的。他們的友誼,就這樣徹底完了。
雖然一個個朋友,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結束了友誼,有的甚至成了路人或仇敵,但他並不覺得孤單,因為在他看來,朋友就像衣服一樣。舊的去了,新的才會來。而且,讓他自豪的是,他也有一兩個交往了很多年的朋友,他們的友誼,一直保持著。
他有一個朋友,是同鄉,兩個人很早就認識,而且,巧合的是,他們的夫人,也是同鄉。他們差不多時間結婚,也差不多有了孩子,兩個家庭時有往來。兩家住得很近,因此,兩個孩子上的是同一所幼稚園,又上了同一所國小,同一所國中,並幸運地考取了同一所重點高中。兩個家庭,親如兄弟。他自認為是一個重情誼的人,他和這位同鄉的友誼,就是最好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