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咪蒙的《過度談論自己的孩子,就是沒修養》一文,說的是父母如何疼愛自己的孩子,在各種公眾平台、場合,都要談論自己的孩子,超過了某個限度,是一種沒有修養的表現方式。
裡面有這么一段話:你覺得自己孩子出類拔萃,別人可能覺得十分平庸;你覺得孩子的屎尿屁不髒,別人可能覺得噁心透了;你覺得自己孩子的事都是國家大事,別人可能覺得無關緊要。最最簡單的道理就是,你的孩子,關別人屁事。他只是你的孩子,不是全人類的孩子。
作為一個旁觀者,而還未成為一個母親的女性而言,我很想為這段話,點32個贊。
一位比我小的姑娘,跟我講述她同父同母的親弟弟的時候,我也是有這般感受,但是當話題轉向該如何教育一個孩子的時候,她的觀點,瞬間讓人覺得她有34歲了吧,其實,她才17。
你對自己的孩子有多愛,包容就會有多深
孩子該怎么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個頭疼的問題。特別是已經在特殊的情況下。45歲左右的父母與4、5歲的孩子,這該怎么教育相處?老來得子,父母都是相對而言比較寵愛的,家裡的老人則是更加的寵,想要什麼都會儘量的滿足。
說到這裡,大家都知道,這樣不好。的確不好,一學期被老師把父母叫到學校裡面多次,都是說這個孩子怎么不合群,怎么沉默寡言,怎么和同學打架。然後,父母急了,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么教育孩子了。
那姑娘說,父母的年紀已經沒有耐心去好好教育她弟弟了,要么一直寵過頭,要么突然一次的打過頭。整個家庭裡面也許只有她最懂怎么和他溝通,所以,教育什麼的都得她來。
她就問他為什麼會打架,然後跟他用他大概能聽的懂的話,跟他說打架是不對的,和其他小朋友之間應該好好的相處如何等等。她說,其實,小孩子比我們想的更聰明,哪怕我們有些話說得深了點,感覺他們不一定會理解,但是其實他能夠從你的神情、語氣與偶爾的一兩個他能理解的詞中大致的明白你的意思。
她的父母與其他家人,平常的時候是不會打弟弟的,只有她會。整個家庭裡面她弟弟最害怕的人也是她,不聽話的時候,說要叫姐姐過來就聽話了。
她說,整個家裡的人對弟弟這么包容,都是因為他是他們的親人,是他們疼愛的小寶貝,但是在外人眼裡呢?他弟弟什麼都不是。他們之所以包容弟弟的任何任性、調皮搗蛋的行為,都是因為他們愛他。愛有多深,包容就會有多深。
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對他包容。因為,對於他們而言,他是獨一無二的寶貝,對於別人而言,他什麼都不是。如果,因為父母及其他人的寵愛,而導致他驕縱任性,以後進入了社會,別人不會像家人一樣包容他。萬一他還像在家裡那樣子,隨著性子做事情,以為會被包容的,說的嚴重點,也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我們都要好好的跟自己的孩子溝通講道理
所以,她最為姐姐,家裡跟他年齡最相近的家人,要告訴他什麼是錯,什麼是對,只要做錯了,那就先小懲罰下,然後跟他講道理。
如果不吃飯,那就讓他不吃,然後告訴他,如果現在不吃要等到下一頓,要是餓了,其他的每個家庭成員也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可能給他熱飯做菜。
如果跟同學起衝突了,那就要好好保護好自己,眼淚是沒有用的,打架也是很愚蠢的,覺得自己解決不了就告訴老師,要是不想說就直接回家告訴作為姐姐的她,那個時候就先忍著,難過就不要去想。
當然,她現在這樣的教育方式,只能持續一段時間,等到弟弟再懂事些,她說就要換一種教育方式了。
我不是想說,這位17歲的姑娘有多睿智,但是她的那般成熟的心智與說的來的話,的確引人深思。
現在有多少人寵著自己的孩子,4個老人圍著一個小孩的情況我也見過,前呼後擁,現代社會的公主的感覺。當然,有些孩子就是有一股天生的優越感,如果她有那個資本,並且一直維持下,我也不多做評論這到底是好還是不好。畢竟,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還是很多的,不過蠻不講理傲嬌任性的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