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海明威說,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開口可以是一時衝動,閉嘴卻需要意志力來控制。該怎樣掌握哪些原則,才能讓閉嘴的效益達到高?沉默是金,有時候的沉默不僅能逢凶化吉,亦能換來平步青雲。
戰術一:靜下心傾聽,控制說的衝動,找他人代為發言。
閉嘴,是不說話的空白,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靜下來傾聽。臨床心理師柯書林每天都要傾聽個案各式各樣的心事,可謂是聽的專家,但就連他也認為閉嘴需要練習。「因為說實在太容易了,」他總要提醒自己喝一口茶,才能緩一緩說的衝動。
最常見的是,我們只聽了一、兩句話,心中就有了定見,連忙「急著關懷」。當一個諮商者說得太多,就變成案主在關懷你;當老師、父母只顧著說,就變成聽話的孩子在滿足你說話的需要。
戰術二:先同理對方,分享生活現實面,拉近彼此距離。
為什麼有時候多說反而無益?因為說話的人往往衝口而出,沒有設身處地同理對方的難處。作家李偉文引述二次大戰名將麥克阿瑟的一句話:“溝通,不在增加了解,而是避免誤解。”光靠幾句話,人與人很難彼此了解。對孩子說教,就象是試圖教豬唱歌,不但白費力氣,還會惹豬不高興。
他在新書《電影與生命的對話》中,就以真人真事的電影《扶桑花女孩》為例,要懂得在對的時候閉嘴,首先就得同理對方,才有機會拉近彼此心理的差距。
戰術三:非言語溝通,一個關愛的眼神,勝過千言萬語。
有事不吐不快,算不算就是溝通?有的人執著於什麼事都要說清楚、講明白,不然不覺得算溝通;這在兩性關係里,尤其明顯。但我們卻忘記,關係和感情的建立,並不完全是「談」出來的。彼此內心的聯繫,其中也包括願意為對方著想、願意為對方改變。雖然只要有相處,就會有摩擦,但與其為了誰對誰錯而僵持不下,不如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個行為的改變,就可以化解紛爭,修復關係。
戰術四:思考怎么說,用對方能接受的方式,效果更好。
那么,如何才能判斷什麼是該閉嘴的時刻?在親職專家游乾桂的眼裡,台灣的教育總是說得太多。但閉嘴並不是什麼都不說,而是怎么說的問題。
最快的方法,效果往往是最慢的!游乾桂說。很多人的溝通求急進,話說出口就要對方接受。其實,同一句話如果能笑著說出口,對方自然也沒有拒絕的理由。與其直接用語言表達,不如先思考對方也能接受的方式,雖然緩慢,效果卻能長長久久。
壓制脫口而出的衝動,閉嘴不但能展現一個人的自我修為,關鍵時刻選擇閉嘴,更能鞏固個人的優勢地位,甚至成為逆轉劣勢的致勝策略。
戰術五:無聲的談判,關鍵時刻不出聲,有助建立優勢。
以一九六二年美國甘迺迪政府,因應古巴危機為背景的《驚爆十三天》,在危機爆發初期,擔任法務部長的羅伯.甘迺迪雖奉總統之命,組成危機委員會,但他一開始先閉嘴,能不主持會議就不主持,避免因有決策權的人在場,眾人可能迎合或揣摩上意,不敢挑戰上位者主張,讓正反面雙方意見失去充分辯論機會。
讓這場飛彈危機順利化解的,是羅伯.甘迺迪與蘇聯駐美大使的一場關鍵談判,最後在雙方談判無交集之際,他抓起隨身手提包作勢走人,在不到二十四小時,即宣布撤除古巴飛彈。
羅伯.甘迺迪這個動作,清楚傳達了,美國不惜執行武力解決方案的訊息,張榮豐指出,閉嘴的沉默力量在這場談判之所以能奏效,前提除了美軍已展示封鎖古巴的強勢兵力,甘迺迪政府亦曾在豬灣事件等多次行動,建立了言出必行的紀錄,是不戰而能屈人之兵的關鍵。
戰術六:空白的攻防,沉默爭取有利位置,再伺機反擊。
閉嘴的這門學問,不論是最基本的傾聽,或者到進階的談判、攻防,都不是消極的沉默不語,而是練習積極的製造空白,把溝通的控制權掌握在自己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