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後,有3方面的變化利好民營企業投資,分別為:反腐、對央企適度地控制、地方政府投資平台受到一定限制。
劉永好以5個故事串聯起了他的創業生涯,講述了民營經濟的發展和現在新政策下的機遇。每一個故事裡,他都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境遇,非常值得我們思考與借鑑。
第一個故事:“傻子瓜子”與胎死腹中的“劉氏音箱”
今天我想跟大家討論一下重建改革的邏輯,談談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新政策對民營企業的影響和我們面臨的新機會。首先,我想說重建改革的邏輯,那么邏輯是什麼呢?我可以從幾個小故事來講。當年改革剛剛開始的時候,有一次中央政治局討論開會,討論年廣久的“傻子瓜子”,那個時候他賺了100多萬。而小平同志講先看看吧,不礙大局的。這才有了我們民營經濟的機會。就這個“看一看”才有了以後的試一試,才有了以後“有益的補充”,才有了“以後的重要的組成部分”的定位,才有了十八屆三中全會講的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的重要的基礎地位。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主題是要進一步市場化,而市場化是與民營經濟連線在一塊兒的,可以說沒有民營經濟的發展,市場化可能只能是空中樓閣,市場化和民營經濟是正相關的。其實在和傻子瓜子差不多的時間,我們新希望的幾個兄弟想做一點事情,我們是無線電的發燒友,那個時候我們喜歡裝收音機,我裝了幾台,大家都特別地滿意,花錢也不多。後來我想為什麼不把它做一個產品呢?我們就把生產隊的庫房騰出來,自己就開始幹了,我們把音響設計出來樣機也裝出來了,聲音挺大也挺好,他們很高興。但後面公社的書記沒有支持我們。我的第一次創業想法就結束了。
假設那個時候我們公社的書記支持我們,就有兩種可能了,第一,中央開會討論的就不是傻子瓜子了,而是劉氏音響了。或者,可能現在和tcl、海爾並列的,就有劉氏電器了,我們丟掉了一個機會。
第二個故事:利用政策養鵪鶉養了全世界第一
改革和民營經濟的發展是非常正相關的。後來有了農村專業戶,我們就下鄉創業了。從82年6月份到今年,31年了,這31年來我們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做起來,我們養鵪鶉養了全世界第一,我們做飼料做到了全中國第一,很快就是世界第一了。我們養雞、豬、鴨鵝,我們提供世界上超過1/5的肉的產品。這樣做得益於國家市場化的進程,也得益於國家對民營經濟逐步的認同、重視和肯定。剛才講,從“不動”到“試一試”,到“有益補充”,到“重要組成部分”,到今天的“毫不動搖”.我覺得這是民營經濟發展的邏輯,是和國家改革正相關的。我們這批中國的民營企業,是中國改革的見證者、參與者、推動者和受益者。
今天,中國民營經濟的作用已經毋庸置疑了,它已經解決了差不多80%的就業,提供了60%-70%的產品,上交了超過60%的稅收。今天民營經濟的發展不單單是解決就業、提供稅收,更重要的是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改革的進程。推動中國市場化的進程,而大家欣喜地看到,三中全會再次地提出了市場化的概念,以市場化為導向的經濟發展的格局。我覺得這就非常地好。
我們今天在討論:改革的邏輯是什麼?市場化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機會,我們民營經濟會有什麼樣的機會呢?前幾天我們在一塊兒聊天,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後出現了一些變化。第一,反腐倡廉,以前辦事先要送一包煙、一條煙、一瓶酒、一箱酒,現在全部都不不要了,對民營經濟很好,降低了成本。第二,對央企要適度地控制邊界,央企不是有錢什麼都可以做,受一定的限制。
第三,地方政府投資平台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說地方政府什麼都做,都投。另外一方面,以前大量的外來投資的比重和格局已經弱化了。我們看一看以前中國投資的來源主要是哪裡?央企、地方政府投資平台,還有外資投資者,而這些現在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弱化,或者是有了邊界。而另外一個主體就是民營經濟,民營企業在現在這種格局下就受到鼓舞。只要你按照法律的框架運營,只要是市場的行為,都是可以做的,放開搞活減少限制,這就會形成一個新的格局。當這個新格局機會來到的時候,我們的民營企業家們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