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傳志的創業故事:中年奇蹟(一)

柳傳志的創業故事:中年奇蹟(一) 1
0
(0)

柳傳志是一個創業的傳奇。這個傳奇的意義,不僅僅在於他領導聯想由11個人20萬元資金的小公司成長為中國最大的計算機公司,更重要的是,他的傳奇故事對許多立志創業的青年人來說,是一種激勵。這個傳奇讓每一個創業青年都可以懷有這樣一個希望——“如果我足夠地努力,也可以像柳傳志那樣地成功。”柳傳志以其親身經歷告訴青年人,創業成功所必需的要素其實並不多。“xx大”鼓勵多種所有制並存的前提,也使柳傳志樂觀地認為:“今後一個時期會湧現大量的創業者,因為創業的難度大大降低了。”

40創業

柳傳志走上創業之路,是因為“憋得不行”,“我們這個年齡的人,大學畢業正趕上‘文化大革命’,有精力不知道乾什麼好,想做什麼都做不了,心裡非常憤懣。”“突然來了個機會,特別想做事。科學院有些公司的總經理回首過去,總喜歡講他們從前在科研上都多有成就,是領導硬讓他們改行。我可不是,我是自己非改行不可。”柳傳志非要從頭開始的時候,已經整整40歲了。創業之前,柳傳志在科學院計算所外部設備研究室做了13年磁記錄電路的研究。柳傳志不太願意提那段經歷,因為“雖然也連續得過好幾個獎,但做完以後,卻什麼用都沒有,一點價值都沒有。只是到最後,1980年,我們做了一個雙密度磁帶記錄器,送到陝西省一個飛機試飛研究所,用了起來。我們心裡特別高興。但就在這時候,我們開始接觸國外的東西,發現自己所做的東西,和國外差得太遠。這使得我堅決地想跳出來。”1984年,科學院辦科技展覽,趙紫陽沒有到會,科學院對此議論紛紛。柳傳志也琢磨為什麼趙紫陽不來看?“我覺得不來的道理是,趙紫陽更重視套用研究,更重視技術轉變為現實的生產力。但套用研究怎么能夠推廣變成產品,我當時也想不好該怎么走,但研究所的路,肯定行不通。”柳傳志領頭辦公司的背景是,當時,中關村街上嘩啦一下辦起了一片公司,中科院計算所也有人出去辦公司,或者給人打工,驗收機器,驗一天收入三四十元。當時計算所一個月的獎金也就三十多元,這對計算所正常的科研衝擊很大。面對於此,計算所所長曾茂朝想:能不能計算所自己辦個公司,積累點錢,上繳給所里,解決所里急需的實際困難。柳傳志以往表現出來的組織能力使曾茂朝覺得他是最佳人選。

至於想沒想過失敗,柳傳志說,“當時的情況已經是最糟了,還能怎么糟?我真的去做一個一般的幹部,我相信我也能做得好。我會分析,要升遷,到底是做事重要?還是做關係重要?”

立意高遠

1984年,“兩通兩海”已經挺立在中關村,而柳傳志的名字卻像今天中關村眾多小公司老闆的名字一樣,普通得讓人容易忘記。但14年後的今天,是柳傳志成了大事,是聯想成了民族計算機產業的象徵。而當年笑傲江湖的英雄,風流卻被雨打風吹去。柳傳志把這個鮮明的對照歸結為創業之初是否立意高遠。“立意高,才可能制定出戰略,才可能一步步地按照你的立意去做。立意低,只能蒙著做,做到什麼樣子是什麼樣子,做公司等於撞大運。當時典型做生意的辦法有三種:一是靠批文;二是拿平價外匯;三是走私。拿到批文後,一台xt機器能賣4萬多元。”“而我們不想這樣做。1987、1988年的時候,公司高層就此發生過一次討論。我們的辦公室主任一心想要我們公司辦成像科海那樣——總公司下面一大堆小公司,每個公司都獨立做進出口,雖然每個公司都在做重複的事情,但是每個公司都賺錢。我原本並沒有強調‘大船結構’,當時提出‘大船結構’是為了反對‘小船大家漂’。”柳傳志對立意高低有一個比喻:“北戴河火車站賣餡餅的老太太,分析吃客都是一次客,因此,她把餡餅做得外面挺油,裡面沒什麼餡,坑一把是一把,這就是她的立意。而盛錫福鞋帽店做的是回頭客,所以,他的鞋怎么做也要合適。”柳傳志認為,同樣是賣餡餅,也可以有立意很高的賣法,比如,通過賣餡餅,開連鎖店。

覺得如何?

評分一下!

平均評分 0 / 5. 人數 0

未有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