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精密於2002年再次擊敗台積電、廣達等龍頭人馬,蟬聯為台灣股市的股王,儘管大陸網友對其並不熟悉,但是提到ps2,戴爾電腦和intel的主機板,康柏電腦,卻又無人不知,其實這些都是鴻海的代工產品。鴻海如何憑藉為這些廠商代工,登上股王之位,從2001年營收1400多億台幣上升到2002年營收2400多億台幣。造就經典傳奇。我們必須從那個作風猶如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鴻海ceo郭台銘說起。
背景:
1950齣生
1971台灣“中國海專”畢業,進入當時台灣前三大船務公司——復興航運工作
1974成立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資本額30萬元
1985成立美國分公司,創立foxconn自有品牌
2001獲美國《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第198名
2001鴻海以1442億元台幣營收,名列《天下雜誌》台灣1000大民營企業龍頭
2002入選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亞洲之星”
不愛名牌、不開名車、不注重打扮的鴻海精密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真不知道他賺那么多錢來乾什麼?這位曾經四次蟬聯《福布斯》雜誌“台灣科技首富”在1974年,其公司規模不過30萬元台幣。這時候的鴻海精密企業只是生產黑白電視機的鏇鈕。1977年經營有點起色的時候,台灣的地價開始上升,房地產開始紅火起來,地價整整翻了一番,郭台銘卻沒有急功近利將模具廠賣掉購買土地。事實證明,他的做法是正確的。鴻海精密陸續建立起來的電鍍部門與衝壓廠迅速拉開了與同行業的距離,並在80年代個人電腦工業起飛中,以成熟的模具技術進入個人電腦連線器領域,郭台銘的連線器王國自此開始建立起來。
1999年,郭台銘一口氣吞下華升、廣宇等企業,進行逆向整合,使鴻海精密發展成為鴻海集團,由地區性大廠搖身一變成為世界級的企業。早在1987年,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訂單,他拋下董事長的身份隻身赴美,每天拎著公文包賣連線器。在接連吃閉門羹的情況下,郭台銘在康柏總部旁建了一個成型機廠,康柏只要有新設計,最快當天就能看到模型,逼得康柏無法忽視其存在,雙方的生意大門最終開啟,而且一做就是十幾年。
擁有幾十億美元身價的郭台銘為人十分低調,一直恪守不接受採訪、不參加公開演說、不任意拍照的“三不”原則,每年只在6月一年一次的股東大會上露一次面,為記者、投資法人、外資企業上一堂“電子業未來前景與布局”的年度大課。課上,所有的人一律平等。即使是遠道趕來的外資法人因搭不上飛機,請他另行安排時間,他也只會客氣地表示“沒關係,明年還有機會”。
如果說鴻海精密可能很多人會感到有點陌生,不過如果說富士康恐怕知道的人就多得多了;很多人選擇主機板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有沒有使用富士康的原件?世界知名的pc品牌機中,使用富士康產品的數不勝數,如dell、hp、ibm。。。
富士康企業集團是於1988年在大陸投資興辦的專業生產電腦接外掛程式、精密零組件、機內線攬、精密模具及電腦整機的高科技企業集團。至1999年底,富士康集團分別在深圳和崑山建成兩大資訊科技工業園。其中,在深圳的公司占地1600餘畝,今年上半年僅出口就超過9億美元。為適應全球資訊行業急劇發展的需求,集團實施了“紮根中國,放眼全球“的策略,預計在深圳的投資將超過20億美元,加上崑山基地,以達成全球最大的電腦整機和零組件生產企業集團及全球個人低價電腦的主要製造基地的經營目標,現在鴻海已經成為大陸第二大的出口商。
作為一位商界強人,郭台銘每天至少工作15個小時,大陸、美國、台灣、歐洲各地跑,即使晚上下飛機,他也會馬上趕到公司開會,經常一開就是12個小時,好像永遠也不知道疲倦。從1974年以生產黑白電視零件起家後,他不曾休過三天以上的假。郭台銘認為,領導者的睡眠時間不應該多於屬下,他應該是第一個上班、最後一個下班的人。對共同奮鬥的兄弟,郭台銘有福同享,但對競爭對手,他則一律以敵人視之,難怪台灣科技界都稱他為“梟雄”,並以“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來形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