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年:我的1984

陳年:我的1984 1
0
(0)

或許與喬治.奧威爾的《一九八四》有關,對於1984年,陳年印象深刻。

那一年的好多事陳年都記得:自己於1984年上高中、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1984年國慶節大閱兵,也就是那一年,他讀了杜拉斯的《情人》、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時至今日,《百年孤獨》還是陳年放在床頭常翻常讀的一本書。

陳年說“自己成長於1984,對1984有情結”。他現在的凡客網則服務“生於1984”的一代人。凡客誠品最新的廣告代言人李宇春,出生於1984年。

陳年相信一句話“形勢比人強”。他過去不喜歡讀史,認為歷史不如文學、哲學有力量、有深度,歷史只是故事,而哲學與文學是普世價值。最近七、八年,他讀的卻“幾乎全是歷史書”,八年讀史,陳年感慨“形勢比人強”。

七年前,陳年離開了卓越。在陳年的記憶里,那是重要的一年。

何謂“形勢比人強”,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你恰好就在那個位置。斯人斯時!很多人經常發現,自己看到了很多機會,“大時代”卻與自己擦肩而過,這是“錯過了勢”。

1984年成長的一代,或出生的一代,本身就處於一個重要的位置。

這使得陳年不斷地尋求變化:他高中逃課倒過鋼材,做過鋼材信息收集,然後創辦雜誌,《好書》、《書評周刊》曾經是一個時代,一代人的記憶,然後是卓越網、我友網、最後才是凡客網。一路前行,不停奔跑,至今尚無終點。

陳年說開始的時候很簡單,就是為了生存,倒鋼材可以掙很大的一筆錢;做記者、編輯,是為了“實現小的夢想”,通過媒體去實現一些個人的價值。那時“非常快就和文化界打成一片”,他很興奮。然後去做一本雜誌,和優秀的作家學者打交道,“一堆人聊小說、文學的最高境界”。

那已經是上世紀末了,網際網路大潮從大洋彼岸洶湧而來。陳年現在開始奇怪自己:“為什麼那時會有人,包括自己還每天把‘讀書寫作’當作頭等大事”?

接下來陳年受刺激了:跟做企業的人聊黃仁宇,別人問黃仁宇是哪個公司的?陳年發現過去做的很多工作,你試圖達到的影響其實並沒有實現。他覺得卓越網通過網際網路賣書,肯定比《書評周刊》向用戶推薦影響大。隨後,陳年加盟卓越網。

陳年說:卓越網至少讓每個用戶買了書,這是第一步;讀與不讀,再論!

辦卓越網的興奮並沒有持續多久。卓越網後期全心擁抱亞馬遜,但亞馬遜卻不擁抱卓越網。更讓人“傷心”的是,亞馬遜“不講誠信,法律,明著欺騙,你還沒有辦法”。陳年說“八十年代末讀大學的這批人”一直認為西方的就是美的、善的、真的,結果卻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是假的、惡的、醜的,仗勢欺人。

很多年後,馬雲說過一句類似的話:當年是你們(西方的投資商、商業合作夥伴)教我們做生意要誠信,現在卻讓我們去欺騙(指vie事件)!

04年、05年,是陳年“修正價值觀”的一年,陳年後來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說所謂強勢文化是沒有平等可言的。陳年回憶說,亞也遜談的是“我們要做80億美金了,你們才1億人民幣”,根本不談“普世價值”。那種刺激很大!

凡客就是這種內心矛盾與價值觀衝突後的產物。陳年說,做凡客這個事讓我覺得溫和,而不是矛盾,紮根在中國,用戶越來越多,用戶獲得了價值;讓人感覺你的公司很健康、很安全;真正地領導一個團隊,把握一個公司的命運。

生於1984,這使陳年覺得自己無論做了什麼,經歷了什麼都因“本當如此”而“微不足道”。正因為如此,陳年不願接受媒體採訪,不願發微博。2020年,電商行業的領軍人物使很多辭彙成為流行詞,如“大摩女”、“交公糧”、“vie”、“愛國流氓”等,但都與陳年無份。陳年只想“安份做事,無心於口水”。

覺得如何?

評分一下!

平均評分 0 / 5. 人數 0

未有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