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有上北大清華,是你自己考上的這所學校,更現實一點的,在這二三流大學,你得過一次第一名嗎?
有一次我去一所大學做演講。那所大學雖然位於首都,但級別並不是很高。演講結束之後我和幾個聽眾一起用餐,其中有一個二年級的女生對我這么說:“我們來到這所學校,入學前想的和現實的差距也太大了。師兄師姐們說,從這個大學出來的人在社會上沒有競爭力,而且專業也是冷門……真不知道以後該怎么辦。老實說,最近大街上是個人就是大學畢業生,我們上學一點兒用都沒有。”
幾乎在場的所有人都對這些話表示贊同。話的確沒錯,學歷高下有不同,專業也經常會分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不過當時我的回答是這樣的:“你說得一點兒都沒錯。我也贊同你說的話。不過,我覺得有些事你還是應該問問自己。既然如此,你本人在這所不起眼的大學、這個不起眼的專業里拿過第一名嗎?不僅僅指成績,也包括其他領域。”
所有的人都在說自己大學的不好,但是這些人在這個專業的人群中,或者在這所大學的這個專業里拿過第一名嗎?雖然在全國所有的大學生中拿第一名很難,但既然你說這裡不是一個好地方,沒有任何競爭力,是不是應該可以在這裡輕鬆拿下第一名呢?如果不是的話,豈不等於承認自己連這種學歷都不配?
我平時經常對後輩們說:“我們的大學的確沒能為你的簡歷加分,或者,至少不是可以拿來炫耀的東西。所以說,如果在這裡拿不到第一名的話,你就得想想這到底意味著什麼。在批評你的學校之前,應該冷靜地想一想,你在這樣的學校中到底獲得了什麼程度的評價。”訴苦和批判之間只隔著一張薄薄的紙。這張紙就意味著資格,我所說的話也是關於這種資格的。
我們經常抱怨自己的學校、學歷不夠好看。不過更多的是,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在自我貶低的自己的大學裡表現得既不出色也不優秀。我們應該承認:當我們進入社會之後遇到種種障礙,很多人都認為百分之百是因為學歷,不過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人除了學歷之外,自己也沒有其他值得炫耀的東西。
每個人都有過三年或四年的大學時間,這段時間當中也肯定有過不少展現自己的機會。我所說的機會,並不是指要你在全世界或者全國取得什麼樣的成績,而是在我們自我貶低的自己的大學裡展現自己。假如我們連這種機會都抓不住,從未付出過努力,在自己眼中的低等人群里都成不了最好的一個,那我們還有什麼資格去埋怨學校、學歷呢?
就算不是他人所羨慕的高端領域或好位置也無所謂。能在相關領域做到頂級,肯定會給你的人生帶來巨大的優勢。到那個時候,你就可以站在頂端展望未來了。站在最高點的剎那,你會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和那些站在半山腰就在妄想天有多高的人相比,兩種認識達到的高度之間的差異就是認知和嘆息的差異。認知產生策略,而嘆息只會增加人的挫折感。
如果你正因為學歷而苦悶,那你就該問問你自己了。此刻的你是不是站在了最高點?可以肯定的是很少會有人已經站在了最高點的位置上還會有挫折感。我們在半山腰空嘆息,倍感挫折,不能怪任何人,要怪只能怪你自己。
我問我自己,你曾經做到過頂級嗎?我的回答是“有過”.你也問問你自己,你的回答是什麼,如果不能說出“是”,那么對不起,你真正需要的是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