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理解教師的十大痛苦

誰理解教師的十大痛苦 1
0
(0)

都說教師這個職業好,但誰又能理解當教師的痛苦與辛酸?

1、事業前途——平淡中的無奈。

每個剛剛走上講台的教師都曾經有一番壯志宏圖。有的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學校的領導,有的想通過自己的拼搏成為一代名師,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流失,工作的打磨,許多人的稜角光滑了,雄心沒有了,壯志消失了,更多的是對事業前途失去了信心,在平淡之中無奈的工作著。因為他們發現現實和自己的教育之夢距離太遠了,必須在應試教育的怪圈中鏇轉,否則就會遭受領導的批評,家長的指責,最好收起你那一套教育的烏托邦,回到可憐的現實中,為了生存麻木而機械的重複前人的勞碌,於是現實和理想的矛盾掩藏了,只有如此的工作著。

當然也有少數輝煌燦爛的人物,但他們的機遇,他們的環境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的,而且,我也一向認為不用那少數人成功的例子,去衡量我們這些普通人,我們不需要那這些特殊的例子來要求我們,我們想說的是,我們的教育機制,教育氛圍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為什麼要讓我們教師如此無奈的在平淡中工作,難道我們不需要激情烈火的點燃嗎?

2、業務培訓——理想的肥皂泡。

國家搞了個骨幹教師培訓大計畫,地方教育機構為了回響上級號召,也組織了形式多樣的花架子培訓,諸如“某某工程”、“某某計畫”,雖然名稱不斷翻新,但是否符合實際,有多大效果,只有鬼知道。老師在忙碌完了上課、備課、看作業外,還要填夠多少張聽課卡,發夠多少篇教研文,記夠多少頁學習筆記等等。否則,繼續教育證上大章就蓋不了,那評模、進職稱等,只能是妄想!

3、工作調動——實在太難。

不管是從人性的角度講,還是從現實生活角度講,教師都應該做適當地調動交流。尤其一個人在一個地方、一個環境裡呆久了,必然會產生一種惰性,會失去進取心。然而,當前教師的調動仍沒有一個成熟的機制來制約和監督,仍然是一塊沒有陽光的領域,甚至成了某些人斂財的工具。教師的人事調動完全由個別主要領導說了算。領導的親朋好友們只憑領導的一句話就可以調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如果沒有做領導的親戚,那就得花錢托熟人打理關係。如果同等條件下的幾個人都想去同一個地方較好的學校,那就得看誰花的錢多了,誰的托的關係硬了,誰就能如願以償了。而一些沒權也沒錢的教師,則只能在山區一呆就是十年八年,甚至是一輩子。

4、地位不高——高帽子下的辛酸。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辛勤的園丁,吐絲的春蠶,淚乾的蠟燭等等,在這些高高的帽子下生活的教師狀況是不是真的其樂融融呢?當然事情並不是那回事。

任何一個職業群體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小丑出現,我們只要嚴格處罰就是了,但對於教師群體中出現的這類人,媒體卻要大書特寫,大棒猛砸,很有殺雞給猴看的味道。“辛勤的園丁”多么好的稱謂,老師做著社會上最基礎培育人才的工作,但待遇卻不好說。無怪乎,人們不願意做老師,誰願意做付出辛苦,而報酬很少的工作啊。

暫且摘下這些美麗的高帽子吧,教師是一個普通的人,請不要拿少數人的理想任務去衡量大多數人,因為任何一個事業不是少數幾個人支撐起來的,他還需要普通的人共同支撐。否則,高帽子下面就是一把辛酸之淚。

5、社會關係——善良者的煩惱。

在現代這個特殊的社會裡,人際關係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前途,以及幸福生活,而作為很少和外界打交道的教師則只能在關係網中望洋興嘆了。

作為老師最好是無事,無病無災,這樣萬事大吉,自得其樂。然而,這種情況似乎不太多,人生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這時,你就不得不硬著頭皮,磨破腳皮,厚著臉皮,說破嘴皮,去跟人家打持久戰。這時,你就會發現學校里對真善美的追求,到了社會上是多么的格格不入。

覺得如何?

評分一下!

平均評分 0 / 5. 人數 0

未有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