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樂於傳達讚美,哪怕是第三四手的讚美
在浩浩蕩蕩的it大軍里做著類似於城管的工作。既要時刻檢測項目組的項目情況,又要及時發現問題,匯報上層並要求項目組整改。以至於項目組裡有些人一聽到我們這些人的時候,立刻躲得遠遠的,更不要說笑臉相迎了。甲同事所在的項目組是我負責跟蹤的,他曾在公共場合,跟另一位同事發表一番言論,表示自己是多么痛恨我們這類人的工作,我當時就在旁邊,聽了心裡自然不舒服,一臉苦笑對他說了句“都是出來混口飯吃的,何苦呢”。後來很長一段我們都當對方不存在。直到有一天,甲同事所在的項目組開會,經理開會的時候提到甲的名字,並誇他最近表現不錯,並說如果有去us培訓的機會,會考慮他的。會後,我懷著只是想傳達會議精神的單純想法,用公司的聊天工具跟甲說,經理開會的時候表揚他了。他的後來的回覆讓我看到了他由意外到好奇到開心的心裡變化。這以後,再在項目組裡見面的時候,他會用微笑來跟我打招呼了。
第二課:你說什麼樣的話,就決定了要扮演什麼樣的人
這跟《遇見未知的自己》里”人生就像一場戲,我們都要因時因地的帶上一些角色面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遇》裡面,女主角若菱不喜歡跟婆家的人相處。當她受神秘老人點撥,認識到人生就是場演戲,何不好好去演時,她笑臉相迎小姑子,幫婆婆打下手,夸婆婆做的飯好吃。結果那天的家庭氛圍格外的好。所以,當自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樣的人時,自然也就知道什麼話該說。
第三課:事事逞口舌之利,只會把自己逼上絕路
當你不同意對方的時候,可以語帶保留,可以迂迴提醒,也可以一笑置之,把無謂的勝利給對方。最近很火的娛樂節目《非誠勿擾》里,面對24位女嘉賓犀利的點評,有的男嘉賓總是奮起解釋,結果這類男嘉賓個個死的很慘。反到是那些面帶微笑不予回復的男嘉賓,給人一種很紳士的感覺,最終往往能進入權利逆轉。
第四課:把對方看在眼裡,讓對方覺得被重視,眼神交流是關鍵
我是個有眼神交流恐懼症的人。因為覺得自己的眼睛不好看,所以特別怕對視。工作後,有機會去給新入職員工提供入職培訓。為保證我們這些兼職的培訓人員的培訓質量,培訓主管給我們上了幾課,其中一課是練習眼神交流。課堂上的每個人要找自己的搭檔,相互注視30秒,時間到後互換搭檔,繼續注視30秒,直到跟每個人都有注視過,才算結束。剛開始,大家都還有點不習慣,還有笑聲出來,到後來,感覺就像是在默哀了,很安靜。這個練習是讓我們去習慣注視和被注視。還有個練習,是讓大家站成個圓圈,每個人要講三分鐘的故事,講故事的同時,以轉頭的方式讓自己的目光在每個人身上都有駐留過。後來培訓的時候,那些我眼神駐留過又給我以眼神反饋的人,我都會有印象,而那些總是目光游離或者低頭看材料的人,我沒有半點印象了。
第五課:問的問題越具體,別人回答起來越省力
這裡提到了兩點。一是問問題,最好有“退路”。即使對方卡住了,你也可以拿出自己的故事跟對方分享。還有一點是是非選擇判斷題比歸納題更受大家歡迎,因為不怎么費腦力。這裡的談話技巧是先問兩三個是非選擇判斷的問題把對方的有興趣的範圍問出來,再用申論題往下問。
我有這樣的大學朋友,在qq上遇到,會問句“過的好嗎”之類的問題。對這樣的問題我很是無語。因為這樣的問題很容易讓我產生這樣的畫面:男女主角在經歷眾多波折後重逢,一方深情的問對方,“這么多年沒見,你過的還好么?”,不管好與不好,兩個人都要把這些年發生的事情說個遍。但我不是女主角,他也不是男主角,我總不會空虛無聊孤單寂寞到跟一個不怎么常聯繫的普通朋友在網路上傾訴衷腸吧,我想他也沒耐心聽。這位同學要是真的是出於關心想跟我保持聊一聊,如果他留意我在上海,問“去看世博了嗎”也比“過的好嗎”更能體現他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