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的四個晝夜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 1
0
(0)

在這一個電影創作市場突飛猛進但藝術文化未必匹配,而一些創作浮躁橫行影響著電影的文化感染力的時候,人們對於主流創作的憂慮不免加重;在中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不足而亟需加強藝術表現能力,創作如何摒除虛空和專注於自身的創作,就需要創作者更為自覺的進行藝術努力。具備沉靜的定力,且具有對生活深切的把握度,是考量創作者精神追求的一個標尺。近日閱看陳力導演的電影新作《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忽然感悟到別樣的創作精神,這一個獨特的題材為我們印證不隨波逐流的真心創作所超越世俗的價值,在當下俯就世俗而追求市場利益的趨向中,該片成為富有研究意義的努力樣本。整體而言,《周恩來的四個晝夜》以不疾不徐的表現形態,沉靜創作一段歷史影像,罔顧浮躁和功利,讓似乎沒有趣味的歷史真實變成饒有興味的情感表現,為主流電影創作提供什麼是值得堅持也需要表現、而又應當怎樣創作態度的表率。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講述的是20世紀60年代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周恩來總理到河北革命老區伯延調查人民公社“大食堂”的得失和農村工作的現狀。1961年正是國家處在極度困難的時期,如何判斷農村現實,農民對於大食堂的得失認知,全國人民的生活境況等等,是當時黨中央需要第一手材料予以判斷而出台政策的關鍵時期。如何表現這一歷史?作為一直踏實創作而淡漠功名的陳力導演,在這一個顯然重大歷史題材的主鏇律創作的把握上,沉穩機智的處理把握,將有歷史事實依據的事件,做了藝術真實的影像還原,大背景的真實選擇和藝術表現的婉轉處理的統一;同時,在事件真實的處理上,更為注重人物的情感邏輯的真切性,讓周恩來與鄉村基層民眾的情感衝撞來還原性情與內心的真實,事件不虛而減淡處理、人物重彩而強化凸顯,使得影像的本質—-對於人的表現得到極大加強。

電影是人生的一個影像折射,如何表現現實人生與創作者內心的情感人生,取決於態度、方法與觀念。在陳力導演的感知中,周恩來的人生偉大但一定建立在具有常人的親近性上,否則時隔50餘年,當地人們依然情不自禁的懷想總理、自然落淚懷念而動人就難以理解。實際上,編導在挖掘歷史真實和情感真實的創作中找到了動人的奧秘,於是,《周恩來的四個晝夜》最大限度的實現了動人的影像自然性,不妨從下幾個方面來剖析創作的出色所在。

首先是影片創作態度:呈現出現代意識的回歸常人性,讓真實的歷史和真切的人生得到影像的真純表現。我們從一開始就感受到嚴肅的時代災患氣息,周恩來的嚴肅和內心憂慮在氣氛中透射而出。對於那久遠年代的復舊錶現,不僅是為了還原歷史,更重要的是還原心境。但顯然,最為值得讚許的是:影片充滿著一種濃烈的歷史感卻保持著相當沉靜的心態加以敘述,這裡我們強調的是,不同於一般的主鏇律創作往往格外強化領袖的一些不同於常人的做派和不同凡響,因而在構思上誇張的加以凸顯其獨特性。《周恩來的四個晝夜》不同,還原歷史和還原常人相協調,將在特定歷史中的人物心境和氛圍都恰當的加以呈現。套用老話來延伸即:大事不虛,小心掌控,穩重延展,而人氣飽滿紮實。對於1961年艱窘的生活,對於國家面臨著的危機局面,對於人心擔憂卻不願意袒露的歷史感,影片都給予了堅實的把握,那位公社郭主任寧願勒緊褲腰帶也不訴苦衷的堅定性,既是不給領導添亂,也是習慣戰爭年代的艱難等心理似乎可以察知,而折射的無視現實、管控添亂議論者背後的正經性遮掩現實,同樣是歷史的一種言說,講真話在如此境況下都這樣艱難的揭示無疑是有微妙意義的。在如何把握這樣一個複雜的社會歷史現象中,陳力的分寸和態度顯然得當:不能迴避卻需要合理的揭示。這就是不被現象牽著走,也不持激憤的超越歷史的主觀認知的態度。由此,影片始終是掌控著敘述複雜歷史的端正態度,而又能切中一些時代肌膚真實的生動感。導演吃透領袖複雜的情感和時代微妙的矛盾的務實精神,使得敘事影像風格操持在而疾徐有序的表現尺度上,讓一個可能政治宣教化的故事回到人生常理感知的軌道。其實,創作者沉靜的心緒讓電影擺脫了不少主鏇律創作的浮躁、主觀添加之氣,而充分表現客觀歷史的發生狀貌,但凝縮在敘事中的對於周恩來人品性情和精神情操的濃烈感悟卻透現而出。知道克制什麼,也知道如何內在激盪情感,這就是影片緩緩敘說四天探案般的揭開真相,也積累著對於領袖人格的彰顯之意。而無論收尾的歡送場面的真實熱烈,還是拍攝時現場情不自禁的村民激動表現,都說明內在精神表現到位才是大眾人心所需要的東西。

其次是表現重心:注重溫馨細膩而精緻的細部展示。主鏇律創作易犯毛病是概念主導情節,一切圍繞著概念展開,自然逃不過被失落的命運。《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在回歸常人性的同時,圍繞周恩來求得了解農村大食堂真相的調研充分展開,期望看到事實和被堅決堵截住真實表露的矛盾構成張弛衝突,一個個有生活質感的細節成為延展的段落核心。影片中的周恩來絕非蒙蔽可以擋住體察真相的高人,卻一直不動聲色的探秘為什麼不能得到真實情況背後原因,他並不下車伊始、依賴領袖高壓來速戰速決,因為體察民情才是調查的目的,也不急不躁等待契機把握現實真情。影片一開始舊錶現去大食堂時,敏銳發現破天荒為領導安排的紅燒肉等美食,一隻腳已經邁入卻退回的瞬間特寫意味深長。打住腳步那一刻的特寫,將停頓之間無言表現出心理思考和情感判斷,離身而去的那一刻,急促而堅定,因為他深知這頓飯的後面肯定有失當之處,在人們飯都吃不飽的時候,奢侈的招待飯是多少鄉民的血汗,而如何能咽得下去?人民的總理細察究竟的內心和絕不會俯就出格的人格,在腳步的抬起和落下之間的猶豫,自然是形象表達人物人心活動的外在顯現。而更為顯然的是創作者刻意用行為細節的放大,來不動聲色的訴諸觀眾的情感神經,在情感上得到審看的滿足。另一個腳步動作的細節是周恩來尋訪張二廷家,對於這位憨直而敢於說真話的漢子,在周恩來的眼裡顯然值得關心器重,這既是察人高明也是關心到位。破舊屋舍的門檻前腳步沒有猶豫的踏入,正是定格總理和人民心心相映的真情。包括幾次會議中鏡頭對準不同人物的面部表情的特寫,將郭主任期望遮蔽的得意或者不滿、周恩來的思索或者判斷等都很好的表現出來。電影中還有諸如周總理與鄉民一起插秧,一個婦女端給總理一碗水,他自然地倒回去一些,喝了碗裡剩下的一點—因為那時乾旱而人們喝水要從幾十里外去拉,細微之中的人格凸顯。動人的場景還有在學校,周總理見到正發燒浮腫而堅持為孩子們上課的汪老師,總理眼睛看著他那因為浮腫光著腳的神情,隨之極其自然的彎下腰為他穿鞋,一個人民的好總理對於常人的樸素而關切的情感表現出來。鏡頭語言表情達意的精緻,是創作者深知電影影像是靠視覺言來表現的奧秘。而必須強調,細節的精緻是和充滿著溫馨氣息相聯繫的,周恩來的人格魅力賦予了處事和對話的溫厚感,細節中的所折射的正是這種人格思想的動人魅力。

第三,人物形象的生動真切表現:《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在構思上已經有的放矢的抓住時代氛圍,而視聽語言的精緻化讓影像的微妙得到凸顯。但顯然人物表現的出彩才是觀賞電影被牽拉進程和打動人心的奧妙。端莊而人性化的性格表現,讓影片充滿人性光彩。影片中的周恩來一直承受著時代的重壓,但始終保持著沉穩而低啞的聲調,吻合著時代氣息。對於農村百姓的貼心問候,親民深情的表現,都相比以往這一形象是最為獨特的一次性格展現。對於鄉民如此,影片中周恩來和鄧穎超的彼此尊重溫柔的關係態度尤其溫馨。在一場周恩來和鄧穎超夜色燈光下情深關懷的場面中,彼此之間的溫柔體貼互為印證著親切和溫馨之情。肩荷著艱難時期的國家重任,擔憂著百姓的生存問題,關懷著親人的身體,這一切在一個人民總理的一個個細節和表情中得到極為動人心弦的展示。影片中除了孫維民扮演周恩來獨特的形態語言聲調的性格表現外,包括公社郭主任的執拗而任性,自以為遮蔽真相才是為領導分憂的那份頑強,後來知錯而愧疚的真誠,連弟奶奶殘疾但明事理也心疼總理的送別“拽面”的表現,張二廷貧窮而直爽的性格展現等,都和諧相融在一個為了講真話而破除大食堂勞民傷財的環境中。對於歷史負責和對於人性的珍惜,讓電影充滿著情感的感染光彩。

最終,上下一致的真實感知使得調研獲得取消大食堂的結果,而完成了對於歷史上伯延第一個打破大食堂、分戶吃飯這一史實的形象化表現,同時《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在塑造親切動人的人物形象,為當今觀眾感知那一段歷史做出了獨特的藝術努力。主鏇律創作的根本是真實認真的把握歷史而熨帖人心情感表達!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後感——民眾利益無小事

近日觀看了《周恩來的四個晝夜》,這部影片講述了新中國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周恩來總理來到河北邯鄲伯延公社,用四天四夜時間走村入戶,深入進行調研的感人故事。刻畫了周總理深刻踐行著黨的民眾路線,一切為了民眾,一切依靠民眾,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的光輝形象,同時也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感人的政治課,觀看後筆者思潮起伏,觸動頗多。

一、形式主義害死人

伯延公社是革命老區,周總理在該公社調查目的是要解決社員是否要保留“公共食堂”的問題。如果調查不到真實狀況,黨中央就不會有正確的決策。村主任郭鳳林為了隱瞞真相,搞了一系列形式主義:把平時愛說怪話的“落後分子”關在郵電局後屋;威脅該村幹部不能說真話;甚至妄稱自己生性耿直的父親死亡等一些虛假信息來欺騙領導……總理到伯延後,看到的是歌舞昇平,聽到的是一片頌歌,吃到的是雞鴨魚肉。但他老人家明察秋毫,一步步揭開了村幹部“善意”的謊言,最終了解到當地民眾生活的真實情況,郭鳳林這個原來受民眾愛戴的“郭傻子”也幡然猛醒,終於承認了錯誤並道出了實情。

“形式主義害死人”!其危害不僅在於部分村幹部裝腔作勢、有名無實,還在於它使政策變了味、工作走了樣,致使實事泡湯、好事辦砸,進而演變為官僚主義。當然真的為百姓考慮,想聽到真話也不難,總理他老人家不是聽到了么?關鍵看你是不是真正為百姓解決實際問題。影片中,通過總理向毛主席如實匯報真實情況,第二天就在全國率先解散了第一家公共食堂,這些都是我們多么需要學習的和借鑑的,只有如終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才能真正為人民謀福利!

二、撲下身段搞調研

周總理之所以能夠了解到伯延公社的真實情況,靠的是真心、真情、真誠。靠的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他一進鄉村看到樹上的葉子都光光的,馬上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為總理心裡始終懷著對百姓無限的關愛,觀察才會異常敏銳。他善於從細節著手,搞調研時對歡送的幹部民眾說:“只要有一個問題沒搞清楚,我就不會離開!”,從他給帶病教課的小王老師穿鞋,到去“難纏戶”二挺家串門,一步步剝開伯延公社的“廬山真面目”,這給大家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和強烈的心靈振憾!

總理在處理伯延村幹部犯錯誤時也沒有隨意懲罰,而是用了另外一種非常高明的方式,結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從楓林主動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到占了公家便宜的人痛心疾首,主動交代自己的問題,從而很快解決了該村幹部多吃多占的問題。周總理實事求是、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和善於捕捉細節、去偽存真的敏銳洞察力,對今天的我們搞調查研究工作具有深刻的啟迪作用。從本影片中可以看出要真心為百姓辦實事,只聽匯報永遠是有水分的,只有真正撲下身段搞調研,多聽聽基層員工呼聲,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才能達到調研的真正目的。

三、民眾利益無小事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總理把招待自己的紅燒肉分給大夥吃,自己和百姓一起喝菜湯,吃窩頭。他即將返京時,連弟奶奶用自己的棺材換來一碗拽面。這碗面表達了老百姓對總理的最高崇敬!周總理在他的四個晝夜裡,走街串巷,深入民眾的田間地頭、屋裡屋外、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他是偉人,也是普通人,不是百事通。影片中刻畫了這樣一個細節:當總理幫村民栽紅薯秧時,他不懂得紅薯秧要斜著放進土坑裡,也不懂得土埋好後是不能用腳踩的……當他被當地村民糾正後,臉上也難免露出一絲尷尬。但他沒有高高在上,而是俯下身子虛心向農民兄弟學習,甘做農民的學生,更贏得了百姓的尊敬和愛戴。

民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一貫宗旨,黨與民眾是舟水、魚水關係而不是“油水”關係。堅持“四風”教育,堅持“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反觀我們農信社的當前工作,就要堅持服務三農、堅持“三大工程”建設,切實改善金融服務,更好地滿足廣大農民民眾對金融服務的需求,真正把農信社辦成三農發展的“錢袋子”、農民致富的“貼心人”、中小企業發展的“驅動器”、金融支持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排頭兵”。當前任務要完成縣級行社達標升級、大力推動農商行組建。工作多而繁重,只有真抓實幹,認真剖析解決好當前工作中存在的熱點和難點,才能把本職做好。總理用行動再次告誡我們做工作要始終持“謙虛謹慎,實事求是”作風。民眾利益無小事,只有真正做到知民情、排民憂、解民難、幫民富,老百姓就會擁護你,因為民眾眼睛是雪亮的,你心中若有民眾,民眾自然就擁護你,民眾心中始終有桿秤!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後感

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講述的是1961年5月,我國遭遇了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加之大躍進的失誤及前蘇聯的連續逼債,使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全國發生了空前絕後的大饑荒。我國黨中央意識到這個問題後,在毛主席親自率領下,中央領導奔赴祖國各地,深入到最基層進行社會調查,以便掌握第一手資料,調整相關政策。周恩來總理在鄧穎超的陪同下,來到河北武安的伯延公社,敞開胸懷、實事求是、深入調研,歷經四個晝夜,查實情、聽真話、解難題,與老區百姓之間發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

作品以紀實手法再現了老一輩革命家深入最基層調查研究的感人故事,生動再現了周恩來心繫百姓、執政為民的偉大情懷,深刻揭示了黨的民眾路線的根本宗旨和重要意義。這部影片最大的特點就是本真,很多演員就是當地民眾,他們認真的演出,還原了當時的歷史,讓我們看到了那個年代的樣貌。平凡的農民,他們的淳樸和誠懇,善良和執著,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奮鬥,風雨同舟,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也讓這部影片增添了更多感動。

現在習主席提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論民眾路線”,全體黨員正在深入開展學習以民為本,一切從民眾利益出發,這部影片非常正適合廣大黨員去認真學習和觀看。周總理一心為民,愛民,始終保持共產黨員清正廉潔政治本色。

武安縣的伯延公社是革命老區,當年的劉鄧大軍曾在此駐紮,和百姓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公社主任郭鳳林在老支書父親的影響下對黨忠心耿耿。他基於樸素的階級感情,懷著為黨分憂、為國擔難,不想讓毛主席著急的信念,不想讓總理看到農村的困苦實情而堵心,便採取了一系列弄虛作假、粉飾太平的行動:威脅幹部不能說實話;把平時愛說怪話的“落後分子”關郵電局後屋;對生性耿直的父親封鎖總理到來的訊息。周總理到伯延後,看到的是歌舞昇平,聽到的是一片讚揚,為他準備的是雞蛋和燉肉,他甩開幹部訪貧問苦,結交最困苦的朋友,用自己赤誠的一言一行感動幹部和民眾。

不眠的四天四夜,在總理身體力行的感召和苦口婆心的開導下,他結交的窮朋友張二廷仗義直言;被關押的“落後分子”們群起回響;公社主任郭鳳林等終於幡然猛醒,承認錯誤說出了實情。周總理的四個晝夜,每一步都是求真務實,走民眾路線,到民眾中去,到社會生活的實際中去,傾聽民眾的意見和呼聲,也同樣懂得去偽存真,明確責任,虛心向民眾學習,把人民民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頭,真心實意地為人民民眾謀福祉。

這部影片就是要教育幹部,要敢於擔大任。把學習實踐活動與當下的國際、國內實際情況聯繫起來,把存在著的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找出來,發揮主觀能動性,尋找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以科學發展觀為導向,努力解放思想,在實際工作中多思考,多考察,厲行節約,艱苦樸素,以人民民眾的利益為根本。

現在我們的生活好了,很多人不再會為柴米油的問題而犯愁。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腦子裡基本沒有吃不飽穿不暖的概念,挑食、浪費現象也普遍存在。我們要知道,今天的浪費,必定會造成明天的缺失!

所謂溫飽思淫慾,很多黨員幹部有些權力就大肆貪污受賄,享受著金錢美女豪車豪宅帶來的一時快感,對社會沒有責任感,甚至對家庭都沒有責任感,完全喪失了道德底線,很多黨員高官也因此而栽了跟頭。我們要引以為戒,堅持以民眾路線為基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艱苦樸素,時刻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念牢記心中。

覺得如何?

評分一下!

平均評分 0 / 5. 人數 0

未有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