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魯民
坊間有不少談論細節重要的書籍,其中尤以《細節決定成敗》最為暢銷。其實,所謂“細節決定成敗”,不是誤解,便是偏見,抑或故意誇大。
任何一項事業,一件事情,決定其成敗的主要因素都是大勢所趨。至於那些邊邊角角的細節和花絮,最多能影響到成敗的時間早晚和程度,或給成功錦上添花,或使失敗雪上加霜,更多時候,則是有它不多,無它不少。
一個去應聘工作的人,如果比較注意細節,譬如衣冠整潔,舉止得當,能撿起地上的碎紙,自然會給人一個好印象,但最終是否錄用你,還是靠你的文憑、履歷和筆試面試成績。
一個搞設計的工程師,即便每個細節都無可挑剔,辦公桌收拾得乾乾淨淨,非常禮貌地對待每個同事和老闆,甚至連隨手關燈、便後沖水的細節都堪稱楷模,如果設計不出老闆需要的東西,產品在市場上無競爭力,老闆也會毫不猶豫地炒你魷魚。我參觀過一架在朝鮮戰場屢立功勳的戰鬥機,飛機上彈孔累累,一個補丁挨著一個補丁,可是它依然成功擊落敵機後安全返航,因為這些子彈都沒打中要害。這就是細節,無關大局。可如果打中油箱或擊中飛行員,則肯定機毀人亡。這就是決定成敗的主要矛盾。
從軍國大事、歷史風雲來看,更是如此。楚漢相爭,最後結果取決於人心向背、力量對
比、指揮正誤和作戰決策。霸王別姬的動人細節,至今還被人傳誦,令人嘆息。但無論項羽別不別姬,怎么個別法,都無關大局,因為十面埋伏已經布好,四面楚歌已經響起,他的失敗只是個時間問題。
戊戌變法的失敗,有人說是因為細節不慎而致,譬如錯用了袁世凱,因為他的告密與投機而導致全盤皆輸。其實,失敗的關鍵原因在於保守派與維新派之間實力差別太大。即便不在這個細節上出錯,沒有袁世凱,也有張世凱、李世凱。還是譚嗣同總結得好:“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相傳周恩來很關注細節,對許多小事都瞭然於胸。人們常津津樂道於他的細心和周到,但別忘了,他還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他更關注國內外大形勢、大趨勢、大走向,要不然,他就不會是一個指揮若定的軍事家、運籌帷幄的政治家、縱橫捭闔的外交家,最多是一個細心負責的好管家。
人們常說“棋錯一著,全盤皆輸”,但如果能引起皆輸局面,那就不叫細節了,而是大節,是關鍵。譬如失掉一個卒子,叫細節,無關緊要;丟了一個車,那就叫大節,事關全局。所以,我們固然需要注意細節,但千萬不能誇大細節的作用。細節有時確實能影響成敗的快慢,但絕不能決定成敗的方向,不可能扭轉乾坤,影響大局。在日常工作中,如果過於注重細節,就會讓我們變得謹小慎微,畏首畏尾,從而影響到我們掌控全局的大眼光、大視野、大手筆。看待歷史的進程,倘若把細節抬到決定成敗的高度,就會以偶然性代替必然性,最後勢必陷入神秘主義、不可知論的泥潭。
的確,細節以其生動、直觀的特點顯得鮮活,富有魅力,為人所喜聞樂見。但無論如何不要忘記,看歷史要看大勢,看形勢要看主流,看人物要看大節,是永遠不會過時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