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理想?我的看法是,當遇到困難、無解的時候,理想是一個gps,是一個生活當中的導航,是當什麼都不清楚的時候,你知道該去哪兒。
大概在幾年前,我們從西安開車前往烏魯木齊,經過戈壁灘時,突然車壞了,那個地方手機沒信號,如果繼續開,就有可能把油燒完,四周一個參照系都沒有。我們沒有辦法跟任何人聯繫,越來越恐懼、焦躁。這時司機下了車,他在那邊轉,不斷地看,看什麼呢,看有沒有車轍,之後他發現有一個車轍。於是他就把車開到那個最新的車轍上面,把它橫過來,然後說:“剩下的事情,只能等待,沒有任何奢望。”
我們就這么等,等了大概將近一個小時,有一個特別大的貨車過來,因為我們擋住了這個車轍,那車就停下來,我們的司機就寫了個電話,讓他出去以後打電話給對方求援。我們在車上就討論說:“這事兒靠譜嗎?人家會給你打這個電話嗎?”司機說了一句話:“在沒有方向的地方,求生是唯一的選擇的時候,信任是最可寶貴的。”結果我們又等了一個多小時,果然我們的車子過來了,得救了。
經歷這事後,我一直在想,人在什麼時候最恐懼呢?不是沒有錢的時候,也不是沒有水的時候,更不是沒有車的時候,最恐懼的時候,實際上是沒有方向的時候。當你有了方向,其實所有的困難都不是困難。理想,就相當於在戈壁灘上突然找到了方向。
其實,生命中第一緊要的事是要有方向。但是這個方向是怎么確定的呢?是你心中要有一個價值觀。這個價值觀就是是非判斷,是誠信的價值觀、道義的價值觀。有了價值觀的驅使,你就會有一個方向感。這個方向感,每個人不一樣,每個時代也不一樣。20年前、30年前所謂的理想,並不是個人理想,那時我們只有家國情懷。但是你仔細看現在的人,說的都是小詞兒。比如說我想娶個好媳婦,過個好日子,這也是理想;比如說我要成高富帥、成白富美,這也是理想,你不能說這不是理想。
所以在今天,社會理想、國家理想變成了個人理想。我主張我們應該在一個時代、一個環境下根據現實和價值觀來確定追求,提出自己的理想。
人有了方向感後會快樂,生命會變得簡單,你就不會在現實中變成“糾結哥”,你會變成“淡定哥”。人有三件事情算不準,第一算不準今後你要賺多少錢;第二算不準有多少幸福和痛苦;第三算不準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離開這個世界。所以,當我們碰到大量金錢問題的時候,我們就很糾結,但是你如果有價值觀、有理想,算賬就會變得非常簡單,人活得很安泰。
我自己就做三件事,第一看別人看不見的地方,第二算別人算不清的賬,第三做別人不做的事情。什麼人最快樂呢?有信仰的人快樂,心裡頭有方向感的人快樂,理想就是一個方向感,就像在黑暗隧道里的那個光明,如果你們失去了這個光明,你會恐懼,會死亡,而有了這個光明,你會行動,會前行,這就是理想在生命中的意義。
當然,理想這件事情,也不能把它誇大到什麼都能解決,它是一個保健品,而不是速效救心丸。所以理想是一個增加機率的運動,有理想的人和沒理想的人相比,只不過是成功的機率高一點,快樂程度高一點,毅力強一點,走得遠一點,心裡頭踏實一點,無非是這樣。但不是說有了理想,今天你20歲,到25歲時一定會房也有了,車也有了,媳婦也有了,什麼都有了,一切都是叫“追求理想,順便賺錢”。
我知道一談理想難免要談到現實。大家總是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們永遠都在講理想,永遠都不能夠和理想擁抱在一起。我是這么看:理想永遠是從現實中孕育出來的,因為不滿,所以有夢想;因為沒有,所以才需要;因為很弱小,所以想強大。
我們跟理想之間怎么對話呢?理想只是告訴你要去哪裡,怎么去,這件事是你自己的事兒。所以簡單也可以這樣講,現實是“術”的問題,但我們講的理想是“道”的問題,也就是說“去哪兒”、“為什麼要去那兒”的事,這是理想回答的問題;怎么去、什麼時間去、怎么到達,這是現實中每天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