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道路到底應該如何走?
有的人滿足於一輩子打工,有的人則熱衷於創業,兩者之間的觀念不同往往決定著命運的不同。
一段時間來,全國各地有不少人來我們藍哥智洋機構接受創業指導或有關創業專題培訓,在來之前,他們或多或少都會碰到許多困惑,有的甚至遭遇了挫折,面臨瓶頸,還有的往往憑著一股激情一腔熱血就開始了義無反顧似的執著,碰到問題了,還自我安慰,認為堅持就是勝利,以至於跌進別人設下的迷魂陣和陷阱還全然不知道,這裡面許多人其實都很盲目,創業的方向都沒搞清楚,你再怎么拼搏努力、辛苦,又有什麼意義呢?還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嗎?所幸的是,他們慕名找到了我們機構,希望我作為創業導師能給予指點迷津,以避免把有限的時間白白花在無奈的摸索中,說老實話,大老遠跑一趟不容易,他們期待的眼神讓我有責任幫助他們儘快找準方向、找好方式、找對方法,讓他們回去後能輕裝上陣。
幾年來,我積極撰文著說,在全社會倡導創業和鼓勵創業,但時至今日,我發現仍有許多人想創業但畏首畏尾,因害怕擔憂而徘徊不前,這使我不僅想起在報上看到的一則故事。
講述這段故事的是一個叫李勇的打工漢。二十多年前,他和潘石屹在深圳相識,一起挑過紅磚、抬過預製板,同吃過一份便當、喝過一瓶礦泉水。如今,李勇仍然輾轉各地打工,潘石屹卻成了身價億萬的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潘石屹曾經是盲流
李勇是四川綿陽涪城區楊家鎮人,1987年2月,21歲的他懷著碰碰運氣的想法來到深圳打工。在這裡,他認識另一個同樣也想去深圳的年輕人。
李勇知道了同路人叫潘石屹,比他大兩歲,甘肅天水人,是從國家石油部管道經濟改革研究室辭職來闖深圳的。李勇吃驚地說:“你放著好好的鐵飯碗不乾,來深圳幹嗎?”潘石屹說:“深圳發展那么快,我肯定能闖出一片天地來!”
在深圳市布吉鎮,李勇和潘石屹白天四處找工作,晚上就擠在3元錢一晚的的招待所里。
第二天,他們在布吉鎮一家工地上找了個挑磚頭的活兒,每天10元。一個月後,兩人各領了350元的工資,潘石屹對李勇說:“老弟,現在我們可以出去尋找更好的機會了。”李勇有些不捨:“我們就在這裡把工程幹完吧,一年可以存好幾千塊呢!”潘石屹說:“只要我們找到更好的機會,不要說幾千元,就是幾萬元也不值一提!”最後,李勇跟他一到辭了工。
1987年11月,他們應聘為深圳市福田區正泰貿易公司的業務員。公司主要銷售電話機,底薪200元,再按業績提成。潘石屹點子多,他們很快就打開了銷售局面,月收入從200元漲到500元。但潘石屹並不滿足,一天,他興奮地對李勇說:“老弟,報紙上說海南建省,成了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我們一起闖海南吧!”李勇大吃一驚:“潘哥,去海南人身地不熟的,每月能掙這么多錢嗎?”潘石屹笑道:“你放心吧,海南剛剛建省,機會多得是。我們去,一定不會錯!”就這樣,1988年5月底,兩人各自帶著1000多元積蓄闖到了海口。
潘石屹就是喜歡折騰
然而在海口,兩個月過去了,他們仍沒找到工作。眼看帶的錢快要花光了,潘石屹還每天買報紙看,李勇心急如焚:“我們飯都沒錢買了,你還看報紙?看報能賺到錢嗎?”潘石屹說:“我們不怕吃苦,還有什麼可怕的?萬一沒錢吃飯,就去賣苦力唄!”
那年8月26日,李勇和潘石屹手中只剩6元錢了。中午,潘石屹拿著5元錢去買了一份便當,兩人分吃後,頂著太陽繼續走在大街上,渴得嗓子都冒煙了。潘石屹拿著最後1元錢買了瓶礦泉水,兩人你一口我一口,很快把一瓶水喝得一滴不剩。潘石屹擦了擦嘴巴,提議說:“這裡到處辦磚廠,去磚廠打工吧!”
當天下午,他們來到海口市東英鎮的一家磚廠做工。磚廠建在山上,不通電,只能點煤油燈照明,挖土、和泥、托磚坯和壘磚牆全靠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