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因為要適應世俗的眼光,
也會因為要跟上社會的腳步,
慢慢調整自己的樣子,
磨掉自己的尖角逐漸圓滑,
學會說話不說真話,拐著彎說話,
不敢再用純粹的眼光看待每一個人,
深怕因此被欺騙,或被背叛。
我們就成了小時候不喜歡的那種人,
說話總說三分,待人處事越來越圓滑世故,
逐漸失去了自己對生活的熱情與目標。
讓我們漸漸喪失自我的呢?
如何從心理學角度理解自我迷失呢?
對此,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提出了兩點思考。
社會心理學提出了人際交往中的一些規律:
為了滿足安全、支持、歸屬感等心理需要,
我們都會想要融入群體當中,
這個群體可能是你朝夕相處的三五個朋友,
也可能是你周圍的街坊鄰居。
總之,
我們誰都不想被視作格格不入的人,
被排斥在群體之外。
這樣做的好處是讓我們感受到了很多社會支持與人際溫暖,
減少了孤獨感的產生,但是也會使我們變得越來越沒有個性,
發生「從眾現象」。
什麼是從眾現象?
心理學上認為,
從眾現像以及從眾心理指的是我們的行為、態度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
受到群體的支配。
例如,在一個積極的環境中,
你也會變得積極主動,
而在一個相對慵懶的環境中,
你也會養成懈怠的習慣。
可見,環境氛圍對人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當你處於一個慵懶的環境中時,
你很可能也會變得渾渾噩噩,一步一步的喪失自我。
二、習得性無助導致自我效能感降低
“習得性無助”最開始起源於一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
研究人員讓一隻被關在籠子裡的狗接受輕度電擊。
當鈴聲一響,狗就會被電擊。
漸漸的,
狗意識到掙扎是沒有用的,
便放棄了掙扎。
當實驗者將狗籠子的門打開後,
狗也無動於衷,仍然選擇接受電擊,
因為這個階段,狗對電擊產生了習得性無助。
這個實驗啟發了我們,
經常受到挫敗的人往往容易產生習得性無助,
最終放棄努力,
徹底放棄對自己命運的掌控。
因為當面對失敗時,
我們的自我效能感會降低,
覺得自己無法勝任這件事,
也就不去做進一步的努力了。
這種受挫心態在生活中也很常見,
例如,當你某次考試失敗,
你會說自己不擅長學習,
當這個不勝任感根深蒂固於你的腦海中時,
你也就不願意花更多的經歷去投入學習。
你的投入少了,
自然也就少了很多感受到學業成功的可能性,
從而讓你在這個領域徹底的喪失勝任感。
從眾與習得性無助,
都會讓我們漸漸放棄自己曾有的追求,
也會慢慢地喪失自我,
變成一位每天渾渾噩噩、缺乏熱情,
自己曾經最討厭最不喜歡的人。
想要克服這種心理效應的影響,
一定要更堅定的做自己,
切勿因為偶然的失敗而全面否定自己。
但要找回初衷,就必須不斷練習,
一起加油吧!別被這世界魔化了。